第54章 七 同心而离居(六)(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靖平十六年正月初一。

    朔方城一大早便被贺岁的爆竹声吵醒,但也有一些人是被因别的事而早起。

    如所有人的预料,乌桓兵围灵水。稍微出乎意料的是,在第一天就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朔方西北宣抚使府如今是宁王在整个西北前线的总行营,接到灵水战报,这位总理军务的亲王只能起了床,但只是瞥了一眼,便又继续喝茶,将那战报往桌上随手一丢。显然对堂上押着的两个少年更感兴趣,喝了两口,他放下茶碗,伸了个懒腰,声音也懒洋洋的,问道:“你们是什么人?”x www.x m.x

    白衫少年凤眸坦然:“我是兰王的小舅子。”看眼旁边半胡半汉的少年,“这是我书童。”

    如此身份让宁王更觉有趣,转过脸来,又问:“为何偷我文牒?”

    “送我姐出城。”怀桢依旧坦然,凤眼弯弯,“已经走了四五个时辰了。”

    宁王眉棱一跳,随即一哂,并不太在意,只嘲讽了句:“本王还道之惟英雄了得,原也这般儿女情长。”

    少年也不恼,随着他笑:“人之常情,打仗这事总不方便带着女人。”

    宁王越发对他感起兴趣,虎目盯着他片刻,忽然一敛:“你究竟为何混入我军?”声音也一寒,“不会就为了偷文牒吧?”

    丹凤眼亮晶晶的,一脸崇拜的看过来,“王爷果然英明!怀桢大老远的从京城来这里当然不会这么简单,我是——”他有意顿了顿方道,“来见识一下谁是当世之第一战神。”

    宁王听了不由大笑:“小子,你这是在拍本王的马屁,想让本王放你条活路?”x https:/m.x/

    怀桢毫不在意,依然笑得很真诚:“当然是有那么一点啦——”还没说完,先被旁边“书童”冷冷瞥了一眼,他瞪回去,又转过眼来看着宁王:“不过,这马屁拍的是不是王爷您,还未定呢。”

    虽有预料,一向自诩当朝第一战将的宁王还是忍不住问:“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怀桢不慌不忙的回答:“说到战神之名不得不提到前头大将军王,他老人家当年灭乌桓、抗西羌,开疆辟土,战无不胜,丰功伟绩已不须吾辈再复述,便是这‘战神’之名亦是敌手所赠。承蒙着他老人家的荫蔽,这十多年来边境安泰,四海升平,并没有什么重大战事发生,因此,这战神的名号也就空缺了多时。”

    宁王极轻的哼了一声。

    怀桢凤眸一挑,接着却道:“不过虽是如此,边疆之上却也非中原盲目之人所见的宁靖无波,乌桓残部始终徘徊不去,屡屡骚扰,近年来竟又冒出个所谓孑利太子整合旧部,不时前来挑衅。幸得我朝有皇子亲王领兵之大好传统,抗敌之间,亦更出现了新兴将星。”目光毫不回避,直直看向对面,“如宁王爷,英勇果敢,屡屡奉皇命出征剿贼,虽贵为龙子凤孙,亦肯亲身上阵杀敌,身先士卒,广受将士爱戴,武艺超群,敌人魂飞魄散,真可谓当世战神之不二人选!”眉眼含笑,清清亮亮望来,一张巧嘴,说得比说书还好听。

    宁王不禁勾了唇角。

    却听那少年忽然话锋一转:“话虽如此,可也毕竟有些遗憾——”

    “为何?”

    “虽名为统兵,却未经过一场大战;虽身为勇将,却未敌过过万的敌兵;虽忝为总理前线全局的亲王,却从未亲身直面过敌方的统帅。如无此等经历,如何能与前大将军王一较长短?便是今人,也未必可及……”

    宁王扫过来的目光似刀子。

    怀桢感到旁边的家伙不由看了自己一眼,琥珀瞳中却是鼓励的笑意——难得你脑子够跟得上我!心中一笑,面上笑容也更深,直直看着宁王道:“现在,便有敌方主帅堂堂的一国太子亲率十万铁骑兵临城下,便有一座边陲孤城数万百姓等待天兵解救,更有十万热血儿郎只等一声召唤便能猛虎出笼宝剑出匣,能抗此贼、能救此城、能率此兵者,方有称当世战神之资格!”

    宁王眯了眼,如一柄就要出鞘的剑:“你是说——你姐夫?”

    怀桢感到旁边那家伙竟往他身前挪了一点,好像能帮他挡去一些那锋利的光芒,登时笑了,一昂头,少年答得清清脆脆:“不错,正是我姐夫!”

    宁王站起身,走了过来。

    怀桢拿肩膀拱开旁边少年,迎上前去:“独卧孤城,独当贼虏。倘若王爷您也有这样的勇气决心,或可一争……”

    “什么独当贼虏,当世战神?”宁王提起了他前襟,“小子,你这是在用激将法想激本王去救他吧?”

    凤眸并不退缩,看进他眼底深处:“这也是唯一决出战神是谁的机会。”

    “战神?”宁王哈哈大笑,“之惟能顶几天?他能胜?他能活着逃回来就不错啦!”

    “王爷,您错了。”手中少年却静静的看着他,“没有后方,守久了,再坚固的城也可能会破。但,绝不会有人逃——这,王爷,您敢不敢跟我赌一赌?”

    他本来也是准备来看戏的,只不过没想到那人是坚持要唱悲剧,但总归要看下去,便冷笑:“好啊,你赌什么?”

    “要是王爷赢了,我跪地磕三个响头,回京写三十篇文章,于京城所有茶馆吹拉弹唱整三百场,颂您为当世战神,若有哪一户人家不知哪一个人儿不晓,您都算到我头上。”

    这哪里是赌约,分明是浑水摸鱼想捡条小命!便是周围伺候的仆人,门外守卫的兵丁听着也忍不住偷笑。宁王听了也不禁失笑,笑过以后,眸子却比方才更阴沉:“还有呢?”

    “若是王爷输了,则立即发兵灵水。”

    “还是来向本王讨救兵的呀!”他手一紧。

    少年被他勒得气有些喘不上来,仍强笑:“这也是……给你的……机会……大丈夫……只有上战场……才是真……建功立业……”

    宁王眸心一缩,手更紧,旁边仆从看见那少年脸色已然发青,都吓得大气也不敢出,堂内便只听见宁王一人的粗重喘息:“你凭什么来和本王赌?灵水说不定下一句话的工夫就破了。”

    少年艰难的垂睫,示意自己怀里。

    宁王抽出来,是一封信函,终于松了手:“之惟?”

    怀桢跌坐在地上,长长吸了口空气:“咳咳……姐夫……你可救了命了……”

    宁王打开那封信函,正是兰王亲笔,只有寥寥数语,亦是对前线军务总理唯一的要求:“自靖平十六年正月初一起,若遇自灵水逃回之兵将,斩!”

    有什么,力透纸背。

    太阳升起来了,阳光开始移照进深广的堂厦,檐下铁马反射出铿锵寒光。远远的,似乎能听见西北方传来隐约的隆隆——那是炮响……

    宁王踱回了正中座位,缓缓的坐了下来,冷冷一笑,抬头:“好,本王和你赌。”

    少年一古脑从地上爬了起来,盯着他:“赌几天?”

    他露出丝狞笑:“十五天。”

    少年脸色刷的变了,就要上前。

    他玩味的仍笑,目光投向他旁边那浅瞳的少年:“你那个筹码,虽古怪,本王既答应和你赌,也就不计较了,你的命就算留下了。不过,偷文牒的事总要有人负责,不然让人笑话我帐下易出奸细。本王看就这样吧,就让你的书童替你承担吧。”

    “等等!”怀桢扑上去拦住那些要将清执往外拉的士兵,回头看向宁王,咬牙道,“好,我答应你,就这么赌!我换筹码——要是你赢了,我任凭你处置,千刀万剐,不,碎尸万段!行了吧?!”

    “还有他。”宁王微笑补充,终于露出丝舒畅的神色,挥手让士兵们退下。

    怀桢感到自己又被旁边人瞪了一眼,这次却没瞪回去,只回了一笑:“咱现在真成了‘同命鸳鸯’啦。”果然,又被瞪了一眼,手,却被人拉住了。

    堂前甬道里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班全副武装的武士拥了一年过半百的老将走进堂来,一进门,那老将便道:“王爷,这灵水……”

    “您也睡醒啦,冯老将军,灵水这事我知道……”宁王不慌不忙的迎上去。

    “这就是顺德将军朔方总兵冯啸。”怀桢悄悄对清执道,“看样子,的确是被宁王给软禁了。”

    清执只觉一股气在喉咙里梗着,迟疑了下,终于问道:“他刚才说十五天,你干吗那么慌?”

    “怎么能不慌呢?灵水根本坚持不了十五天。而且——”飞扬少年终于黯淡了下来,“十五天后,各衙门的官印就可以启用了,也就是说,他们可以正式承认那些‘证据’,给姐夫定罪了。到时候,就算是发兵救下了灵水,也一样可以在阵前直接杀了他……”

    清执感到那口气终于荡了出去,一颗心却也随着沉到了最底。

    正想着,见宁王呵呵笑着,引着冯啸也望这边看:“这两个孩子很有意思,本王让他们陪着观战。”说着便转向旁边的幕僚:“来啊,这就将灵水的战况都大声念出来,咱们所有人一起听听。”

    ******************************************************************************

    正月初一,没有任何的劝降或交涉。

    乌桓左贤王鄂济格直接将前次兵败的怒气化为了冲锋的号角,手下三万骑兵十二万只马蹄席卷而来,将灵水城前的雪原当作了一面巨大的战鼓,十数万蹄声滚滚如雷,蹄声里却仿佛只能听见一个声音——复仇!

    而右贤王素图则将他自朔方无功而返的憋屈都装载在了数以千计的战车上——木盾车后埋伏着弓箭手,将无数飞箭雨一样射向灵水城头;头车之内则隐藏着工兵,待到城墙之下,便可以挖掘城基坍塌城墙;还有无数的投石机不断的向城内投射巨石,再坚固的城墙也会在这些巨石的击打下震颤不已。

    只要亲历过战争的人都能记得那种感觉:头顶上的石块像乌云一样飞过来,小山似的落下来,站的地方被砸得颤动不止,身旁被砸中的人已是一团血泥,直接被砸死的倒还好,被砸伤的则是血肉模糊的一团,还发出撕心裂肺的嚎叫——不是鬼,也是鬼。

    守城者的还击则首先是白雪之下深藏的陷马坑,其中布满了削尖的竹签、鹿角枪,浅隐的则有铁蒺藜、木蒺藜,还有绊马绳……这些布在城周的利器陷阱,如同进攻者的巨石一样,在双方士兵交手直面之前,便先掀起了雪原之上的第一层血浪。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