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三百一十七章 长孙家选女婿(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当时他们都活动在中原一带,而岭南这个由五岭阻隔的百越之地,因山高岭峻的阻隔,“山高皇帝远”,中原王朝在这里的管控力较弱,恰逢隋末社会动荡,朝廷对此地更是鞭长莫及。此时便有人新生割据的念头,此人便是长孙无忌和李世民,可惜二人都空有想法,却没有真正的实权在撑。

    高士廉却没有想到自己的侄子却有这番心思,长孙无忌与长孙氏都是北魏拓跋氏后人,父亲死后长孙无宪将无忌兄妹及其母赶出家门。贞观元年为左监门将军,后造反,因皇后求情而判流放。因为他们出来却是带走了长孙家的一股势力“谍者”,北魏设立谍式天眼组织,代天子监查四海,震慑南梁。次年南梁设立南梁秘府,力图与谍式天眼相抗衡。

    有江湖侠女手持风云令,携手十二人杰,建立江湖谍者势力寒山盟,力图以戈止戈,遏制梁魏二国对百姓的蚕食,从此天下谍者成三足鼎力之势。而谍式天眼却是一直是存在的,并一直被北魏拓跋氏后人所用,长孙晟一世英雄,更是天下少有的将军。隋炀帝派长孙晟来监视李家的人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不仅是一种威慑,更是一种强硬的震压。

    长孙晟死后他的后人却没有人能继承他的志愿,也不能把自己的天眼组织随便交与别人,虽然他的儿子里有不乏将军的,但是他还是觉得儿子们不堪重任。反是自己女儿长孙氏,他却是看入了眼里,女人接手一个巨大的组织,却也是为难了自己的女儿。加上这个女儿从小就太过善良,让她接手一个暗杀组织却是大胆之举,想要她真正的接手这个组织还得是逼一逼才行。x 电脑端:<a href="https://www.x/" target="_blank">https://www.x/</a>

    长孙晟就连自己死后事也安排好了,他死了后自己的女儿也不能再依仗自己的兄弟,他的几个兄弟都是无能之辈,能做好本职的事情却也不易,无瑕再来照看这个妹妹。再有就是妹妹终要出嫁的,他嫁给了谁也不一定,虽然算命的说女儿是富贵命,有凤仪之相。这终究是只是一种预测之术,不一定能成为现实,未来有太多的变数,一旦天机有变一切都可能变成惘然。

    长孙皇后是长孙晟的*,对于这个小女儿的婚事,长孙家族非常上心。伯父长孙炽十分欣赏当时唐国公李渊睿智大气的妻子窦氏。窦氏年幼时曾劝说舅父周武帝宇文邕为了北周大局优待突厥皇后。长孙炽认为窦氏这样一个优秀的女子必然会教出出色的子女,因此劝说长孙晟为年幼的长孙氏与唐国公家结下姻亲。

    说起来就奇怪了,长孙晟本是替隋炀帝来监视李渊的,可是却没有想到的是被长孙炽的一番话却是改变了他对李家人的看法。长孙晟心里明白自己死后,突厥必然为患,可是现在这个天下还能为了百姓而挺身而出的人却没有几个了。李家却是一个,他们为了隋朝殚思极虑的忠臣却是少有了,可是隋炀帝却觉得李渊不忠,怕他造反。

    经过长孙晟的长期的观察,却没有发现李家有谋反之举,反是让他是看清了李渊的为人。他自是尽了臣子的本分,只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李家却也是不易。长孙晟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他也不能冤枉无辜,害了好人,如此缺德的事却是不能做了。隋朝要是把忠良都害了,大隋估计也没有几年了,做如此不义之事,这不是臣人应有的所为。

    你身为大隋的重臣,护国的大将军,便具有监控群臣的职责,如果自己没做到,那便是失职,便是有负所托,更是做臣子的无能。若是明知不可为,自己还为之的话,如此行事岂不是跟那些馋臣一般无异了。长孙晟是少有的梗直的大臣,这也是为什么他身居将军之位,却没有骄纵跋扈,反是恪尽职守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被天下人所敬仰。

    隋朝却是有很多的忠臣,可惜的是杨广几近几年,也不知道是抽了什么风,还是因为他最近几年是尝到了甜头。他年年出巡,曾三游扬州,两巡塞北,一游河右,三至涿郡,还在长安、洛阳间频繁往还。仁寿四年(604年)十一月,他为了开掘长堑拱卫洛阳,调发今山西、河南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