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捉虫](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骇人,黎锦于是点头带了侍卫们回转前院。

    原本想要直接离去,将此地之事交给当地县令,但中途又想到既然已经将崽崽放出,离开也是无事,不如救人救到底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黎锦原本便喜欢看些游记杂说,对其中那些三言两语便将离奇案件真相解开的断案能吏尤为崇敬,如今恰巧遇见案子,又左右无事,便按捺不住想要亲自揭穿案情了。

    她走到原本的前院,安排一个做事仔细地侍卫去再次检查正房案发现场的痕迹,又要了一副桌椅,在院子的树荫下坐下来,叫侍卫把几个和尚与书生一一带来单独询问。

    书生见黎锦要亲自审理此案,眼神颇为复杂,似是疑惑不解又夹了些赞赏与期许。

    他情绪太过外露,被黎锦注意到异常,但没等黎锦想明白这书生为何会露出这般表情,侍卫便带了第一个和尚过来,于是黎锦便不再关注他,转而去审问和尚。

    第一个被带来的是刚才领头的精明和尚,这和尚自称通原,乃是方丈三师弟。

    黎锦问道:“你是第一个发现方丈身亡的?”

    通原解释道:“是贫僧先发现的,当时我等一起做活回来,贫僧去找方丈师兄汇报,就发现师兄死在正房了。”

    “当时可有人与你同去?”

    “没有,但他们都在这院中,一眼就能看见正房情况,贫僧发现尸体便喊人了。”

    “看你这衣服上的血迹,你发现尸体后还靠近过?”

    “贫僧在门口看见师兄倒在血泊中,便喊人一起进去查看了,想是在那是沾上的血迹。”

    黎锦思考一会儿,又问道:“你们几个今早什么时辰出去什么时候回来?都各自去做了什么活计?”

    通原便详细黎锦说道:“今早与平时一样,方丈卯时末给我等分派活计,贫僧几人便出门了,直到午时初刻左右才回来。贫僧与徒儿无华在后山耕作,贫僧二徒无果去王家村换些布匹制备冬衣,四师弟通钟去河边洗些衣裳,师侄无实则是在林中捡柴。”

    黎锦追问:“中间就没有人回来?”

    通原辩解道:“贫僧几个活计都颇重,唯一轻省的无果所去的王家村路程又远,因此都不曾回寺。”

    黎锦点点头,让和尚先退下,小声唤侍卫去和尚说的几个地方看看是否有可疑之处。

    而后对通原指出的徒弟无华招招手,示意他上前来回话。

    无华便是刚才不会看眼色的鲁莽和尚,这和尚刚才见到侍卫环绕的黎锦犹自叫嚷,可见是个没见识的。在乡野小寺做惯了和尚,见到最大的官也就是方丈,因此见到黎锦也只当是普通香客,质问的话没过脑子便喊了出来。

    如今知道黎锦是他们绝得罪不起的长公主,无华吓得腿都在抖。一个高壮的和尚,缩着脖子哆哆嗦嗦的,还特意露出讨好的表情,实在是有碍观瞻。

    黎锦微微皱眉,无华一看公主似乎不大高兴,吓得更厉害了,哆嗦着腿就要跌在地上。一旁的侍卫实在看不下去,拎着他的后领让他站直。

    黎锦看他这样难以问话,放缓了声音调侃道:“孤又不吃和尚,你不必如此惊恐。”

    无华听闻此言,不知想到了什么,更加惊慌,侍卫一时不查没抓住他的衣服,竟让他摊在了地上。

    黎锦暗自摇头,看着是个高高大大的壮汉,竟如此胆小。挥挥手让侍卫把他抬到一边去,接着唤通原的二徒弟无果问话。

    无果比他师兄要强得多,虽看上去很是呆板,说起话来也很生硬,但终归是能老老实实回答黎锦的问题。

    无果向黎锦确认了通原所说的他们各自的行程,又强调道:“王家村原本是西河王家的家仆所住,接近平定县城,贫僧自寺中出发来回是要两个时辰的,贫僧没有中途回寺。”

    黎锦点头,又问道:“这寺中诸人与方丈关系如何?平日里可有矛盾?”

    无果说:“方丈师叔是通原师父和通钟师叔的师兄,平日里关系还好,只是方丈师叔懒惰,当上方丈后都只指使我们干活,自己从不劳作。”

    黎锦奇道:“既然方丈是你师父的师兄,那不就是你的师伯吗,你怎喊他师叔?”

    无果目光闪躲一下:“贫僧本是方丈的大师兄通慧之徒,后来通慧师父圆寂才转而跟随了通原师父。”

    黎锦注意到他目光闪躲,故意不追问他通慧的事,而是让他先退下,转而询问剩下的通钟、无实一胖一瘦两师徒。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