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捉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黎锦向皇后表态什么都能答应,皇后这才笑着说道:“其实出宫呢也不是什么大事,娘问你个问题锦儿要如实回答,然后娘再告诉你怎么出宫。”

    黎锦拍拍小胸脯豪放说:“娘您说,锦儿知无不言绝不耍赖!”

    皇后于是凑到黎锦耳边,笑着问:“锦儿可有心上人?”

    听到皇后想问的居然是这个,黎锦羞恼道:“娘!问这个作甚!”

    皇后被黎锦的反应逗到,笑地更开怀:“快告诉娘,不然不让你出宫。”

    “没有没有没有!”黎锦捂着羞红的耳朵连连否认。

    皇后倒是收了笑,正经说:“为娘可是认真问的哦,锦儿仔细想想。不用害羞,谁家的小姑娘没跟做娘的聊过婚事?”

    “真的没有,锦儿眼光高着呢,娘。”黎锦瞪大了眼睛认真说,只是耳朵上的红晕还未消下,平白失了几分说服力。

    皇后认真观察了女儿,见她的反应确实是情窦未开的样子,便放下心来将前夜与皇帝商量的事娓娓道来。

    昨天夜里,皇帝跟皇后商议说匈奴之危一时难解,二人一致认为应先把卷入此事的黎锦摘出来。

    于是皇帝便把自己想到的主意与皇后说了。

    皇帝认为匈奴提起和亲的目的并非要娶黎锦,而是借由此事炫耀武力而已。虽然如今朝臣隐隐有同意和亲的意向,但这并不是匈奴使者所想要看到的。

    大齐女子地位并不低下,历代长公主更是千乘之尊。在齐朝的制度中,皇后与公主地位超然,主掌农桑,有政治抱负的公主甚至可以在婚后直接参与政事。

    所以齐朝公主尤其是皇帝宠爱的长公主是绝无可能和亲外族的,匈奴使者能被派来出使定不会连这点也不知道。所以他的目的便很好猜了:先提一个过分的要求,被拒绝后好向齐朝讨要更多好处。

    如今形势皇帝十分头痛,但匈奴使者也绝不好过。只要皇帝提出一个安邑公主不能和亲的理由,匈奴使臣一定会答应让步。

    至于朝臣,他们虽想要牺牲安邑公主换取边关太平,但如果皇帝强硬不愿嫁女,至少明面上他们是不敢反对的,毕竟皇帝登基以来连番清理贪官污吏的手段让他们至今仍思之胆寒。

    皇帝愁眉苦脸对皇后说道,自己虽能够想到在拒绝和亲后怎么应付匈奴使者的要求使大齐不至于损失过重,但却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拒绝和亲的说辞,于是拜托皇后想一个能说明黎锦绝不能和亲又不至于损伤黎锦名声的理由。

    见皇帝头痛的样子,皇后巧笑道皇帝经世之才怎么这点小说辞都想不到?

    皇帝直言说自己虽能提出多个拒绝的说法,但如今朝臣特别是出自某些世族的臣子都倾向于牺牲黎锦避免其他损失,如果给出的说法不能有理有据使人信服,即便能解决此事,他们也会在事后宣扬对黎锦不利的传言。皇帝道此事黎锦本就是无辜被匈奴使臣扯出来做幌子,他并不愿因此对黎锦造成伤害。

    皇后便冷笑道这几个世族一向表面光明磊落内地里多行阴私之事,不论皇帝给出什么理由,他们事后都会迁怒黎锦,以谣言构陷于她。

    虽然恼火部分世家胡作非为,但皇后也知道短时间内确实无法收拾多个根基深厚的大族,她同皇帝抱怨几句便认真讨论起将黎锦撇出议和之事的理由。

    经过一夜商讨,夫妻二人终于确定了最不容易给黎锦留下后患的说辞。

    于是皇后今日趁黎锦提出出宫一事时询问黎锦是否已有心上人。

    若是没有,皇帝便会暗中召见齐朝有名的方士吴一道,让其散播消息称安邑公主生辰特殊与国祚相关,不宜早婚。

    若是有,皇帝散布的消息便会变成生辰特殊不宜远嫁。但是如此一来便明显有避嫁匈奴的意思,难免授人话柄,所以皇帝夫妻还是希望黎锦年纪较小尚无动心之人。

    如今皇后得知黎锦如自己所料确实没有心悦之人,很是高兴。将皇帝的计划告知黎锦后,便取一食盒装了几味点心并一只写了“无”字的竹片送往宣室。

    而黎锦在得知只需稍待几日就能出宫后也立即行动起来。待到三日后黎锦出宫之时,系统带回的种子已经被分散藏在了两个行李箱的底部。

    黎锦身边的侍女大多是皇后指派,忠诚又细心,使得黎锦根本没有机会插手收拾行李。不得已黎锦先把种子藏在床下,等到出行前夜把守夜的侍女打发开再将种子塞入故意留了空余的箱子里。

    即便在收拾时指使了侍女们不要把箱子放太满,但两个箱子的空隙还是塞不下全部的种子。黎锦在房间里焦躁的绕了好几圈,在侍女就要回来的时候终于灵机一动,把剩下的种子塞进了平日里常用的一个靠枕中,准备第二日出发时强行说马车不适带靠枕上车。

    藏好了种子的黎锦顺利的上了马车出宫,虽然搬行李的小侍惊异的说箱子怎么这么重时黎锦不由自已的有些心虚。

    出行的车队经由尚冠后街出宣平门前往城外别庄,行至东市时前路突然堵塞,黎锦察觉到马车停下,撩开车帘探头问道:“为何停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