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成功(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国泰民安。哪里还用得着治和平呢!

    了解自己,才能做到知己。知道自己有什么天赋,能力有多强,能做好什么,不能干好什么,做事情不盲目,建功立业不争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如此,人们的生活才能有度。知道了自己的度,譬如杯子有了底。再往里面倒水的时候,才有满,才有足的时候。如果少了这底,付出再多的努力,譬如竹篮打水,终是一场空。

    再去做相应的事,立相应的业,人才能知道完成什么样的事,立下什么样的业后而感到满足。知足而得常乐,常乐才叫幸福,生活美满幸福的人生才叫成功。

    现代人,把这个道理完全搞颠倒了,以事和业为导引,以为事做得越多,业立得越大,搞得家大业大就叫成功。

    我要问了,做多少事、立多大业才满足啊?答案基本上是“无上限”。为什么不知足呢?不是没有上限,而是根本上就没有底,又何来满,何来足呢?

    明白了“满足”的道理,自然就知道自己该学些什么,该会些什么,该做些什么,该充当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角色。

    四,天赋、能力和社缘因人而异。

    个人的天赋、能力和社缘,决定了你在这个社会中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这是个人的容器,而且是个有帮、有底的容器,能装多少水在于最短的那块板。可知个人的器量大小不一。有的能注一升水,有的能加一吨水,还有的能蓄一江水,更有的能容大海之水。(首发、域名(请记住_三<三^小》说(网)W、ω、ω@.x、彡、彡、x`¥s@.c、o-м文)字<更¥新/速¥度最&駃=0

    个人的努力只是尽可能地往里面注水,注多少才叫足呢?

    如果你认为只有满了才叫足,这叫满足。满足未必能知足。

    不满就认为足的,这叫知足。

    满不满,足不足,只有自己知道,知足者方能得乐,永远知足的人得常乐。

    人能得常乐,对于人生来说即为成功。不能得乐,乐而易失,都不能叫成功。

    譬如“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的生活就叫成功;否则富贵如比尔盖茨也不算成功。

    可见生人的成功与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是圣贤之人所谓的大智慧,绝对不是无可奈何的阿Q精神。

    五,致良知方得常乐。

    欲得常乐,必使心安;欲使心安,理必先得。

    理自良知生,致良知方得常乐。

    人生需要智慧,没有智慧的生活是空虚的,容易胡思乱想。

    俗话说:忧思,容易使人生病与哀老。

    唯有常乐才是健康长寿的灵丹妙药。

    六,乐在其中,不拘一格。

    一日,太子问刘秀:您日理万机,可有疲厌否?

    刘秀答曰:为君者,乐在其中,自然精神百倍。

    常言道:学一行,不如干一行;干一行,不如好一行。

    好哪行做哪行的人,自然能乐在其中精神百倍,于工作之中而得常乐矣!

    ……

    如有疑问,请到小说中寻觅答案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