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六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三郎解释道:“今天码头来了几条不大的船,柴管事懒得去招呼,就让我去了。船是北方来的,说他们那盛产红枣,听说我们这红枣少,水运又极方便,就几个人凑了点货过来试试水。”

    一口气说了这么大一段,陈三郎停了几秒缓了口气才又继续,“我把他们介绍到了镇上的干货店,他们跟店交易了一些,剩下的货准备去县里试试。临走前抓了把红枣给我说是让我尝尝,又给了一百文的感谢费。”

    这外地的行商到新地方,怕的就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导致受骗或者被压价,大都喜欢找码头管事帮着介绍牵线——给点辛苦费总比被骗好。

    几个红枣商人去陈三郎介绍的店里交易一番,觉得靠谱,对于陈三郎介绍的县里的情况也就有了几分信任,给辛苦费时出手就大方多了。

    “这么大方的也不多见,要是这些行商都这样,多好。”陈三郎略带遗憾的感慨。

    河图镇的码头经过扩展规模也算大,每日来往船只不断,或是见这水运方便过来行商的,或是在此停歇增加补给的,热闹非凡。

    码头的大管事柴管事,自然不是每只船都去招待——只有大型船只或规模大的船队柴管事才亲自去招呼;那些规模小的船队,都是由陈三郎这样的小管事去招呼和收停靠费等。这样做也是给手下人留点油水——当然主要也是小船队的人家也看不上就是,大船队出手大方,一单给的辛苦费就抵好几单小船队的了。

    柴管事看不上的陈三郎可不嫌,蚊子再小也是肉不是?不过大多小船队确实小气——多是给个一二十文的辛苦费,像今天这样的陈三郎是极少遇到。

    小船队多是几个同乡或者干脆就是家里兄弟几人组起来的,跑不远,货也少,路上还有风险,挣的也不过是个辛苦钱,如何大方的起来?

    陈三郎对此也很理解,从不会因为钱少就敷衍了事,都会用心介绍靠谱的商家和附近货物情况。

    青杏吃着红枣糕,看着床上的红枣和铜钱,高兴极了。暗道,就冲着自家爹这挣钱本事和灵活的心眼,日子就有盼头啊!x www.x m.x(首发、域名(请记住_三<三^小》说(网)W、ω、ω@.x、彡、彡、x`¥s@.c、o-м文)字<更¥新/速¥度最&駃=0

    要是遇上一心奉献外加愚孝,恨不得榨干自己奉献全家的父母,青杏想,我可做不来改造奇葩父母,勇斗极品亲戚,撕逼分家的爽文大女主。

    还是现在这样好,家里五十来亩地,每月也有活钱进账,吃喝不愁;没分家,劳动力也够,自己不用小小年纪就要下田种地上山捡柴。

    想到分家,青杏又有点犯愁——不同于以前看的大多种田文,女主都盼着分家,青杏是一点也不想分家的。x <a href="https://www.x" target="_blank">https://www.x</a>

    在青杏两三岁时,家里没有如今太平,因着陈三郎经常偷懒,下地也是不下力,各房都有怨言。明显如陈二嫂就直接在家骂骂咧咧,隐晦如陈大嫂陈四嫂就是经常冷着脸说些酸话。

    不过这些嘀咕和嫌弃这两年随着码头的发展消失了——看着陈三郎每月交给家里的钱,家里再没人嫌弃陈三郎不能干了。

    也是因此陈三郎夫妇和青杏对于要把收入的大半交给公中,都没有过不满——其他几房在田地里确实比三房付出多,总不能吃着家里的粮食又想着挣的钱自己全留着吧。

    青杏觉得,自家人丁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