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一章 功高震主(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夸大对倭国一战的战果,剿灭的不是倭国水师,而是袭扰江阴一带的倭国海盗、占岛落草的倭寇。

    这样,你就可以用缴获的倭国战利品来填这个窟窿,精锐的倭国战船由我带走,售卖给迁徙至江南的世家大族,改编成他们的私人部曲。

    作为购买这些战船的酬金,这些江南世家已经准备了大量的钱货,不仅足以应对朝廷的责难,还能让你犒赏三军,抚恤阵亡的将士。

    只可惜,对马岛之战、江阴之战,你两次歼灭倭国水师的丰功伟绩就此湮灭在历史的尘烟里,后世恐怕也没有多少人会记得。

    正应了兵圣那句话:‘善之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

    白复心中感动,道:“大人,我知道您是好意,可是让诸位大人这么破费,我们过意不去啊。”

    长孙晏行手一摆,呵呵一笑,道:“有什么过意不去,这些钱都是用来买船的,又不是白送你的。

    倭国战船是倭国和新罗两国,用上好的木料,花了不少年头精心建造而成,平日里,用钱也买不来。江南世家这次可占大便宜了,感谢你还来不及呢。

    此外,以往遇见这种情况,统兵大将惯例都会逼捐。让叛乱地区的富户和商贾出钱。不出钱,就以勾结叛军的罪名将其下狱,绳之以法。

    所以,你也不用太在意。反倒是江淮一带的百姓和商贾应该感谢你,他们应该庆幸,这次领兵平叛的人是你。”

    白复默不作声,这种“感谢”让人百感交集、不是滋味。

    沉默半晌,白复道:“大人,还有一点我想不通。连李辅国都不敢跟我硬刚,这个宦官艾东为何敢跟我叫板,不怕……”

    白复话到嘴边,忍住没说。

    长孙晏行嘿嘿一笑,道:“不怕你将来成了驸马,挟私报复,狠狠对付他?

    复儿,你有没有想过,朝廷这次为何没派重臣来担任钦差?

    正常情况下,以江淮大捷的战功,即便是派宦官来宣慰,也应该是李辅国、鱼朝恩这种级别的内侍宦官。

    正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宦官艾东,区区一个内射生使,正是办这种脏事最好的人选。他本就烂命一条,卑微如草芥,根本不怕你报复。用非常手段,把你扳倒了,把差事办好了,很可能就飞黄腾达、青云直上。

    反之,照章办事,如实奏报,他能有什么升迁机会?这种政坛赌徒,他就是来搏一把的!

    复儿啊,我知道你的心思,你对陛下纵容这群宦官也不满。

    这一切,与某个具体的人无关,都是权力在作祟。说到底,你还是没看透权力对人性的影响,不知这其中的阴森毒辣。

    正所谓,万般不与政事同。

    你以为你是陛下的准驸马,钦差就不敢动你了?实话跟你说,别说你是驸马,你就是亲王,一旦功高盖主、威胁帝位,他们也会给你罗织罪名。

    你要有机会,翻翻大唐开国初年时的奏折,你就会对帝王心术有更深的领悟。

    当年洛阳之战,秦王擒获窦建德和王世充,一举奠定大唐的江山。可回到长安后,几乎所有的御史都在参他,本本奏折,皆是诛心罪名。

    当时,隐太子监国、统御百官,整个朝堂的话语权都掌握在隐太子手里。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能混淆是非,假借民心,铲除异己。

    秦王依仗的,就是一帮跟他冲锋陷阵的将领和赫赫战功。

    然而,一旦和平日久,这些盖世军功很快就会被世人遗忘,而天策府诸将也会被逐一瓦解、分化。

    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人,一旦秦王落难,其他人也很难善终。

    所以,我的先祖才会跟房玄龄、尉迟敬德等天策府众将一起,冒死力劝秦王先发制人。

    如果玄武门死的不是隐太子和齐王,今日百姓眼中的太宗皇帝,就是一个不忠不孝、暴虐残忍、恶贯满盈的逆臣。

    当然,最高的利益和最大的风险捆绑在一起,有所得必有所失。

    秦王最终成了太宗皇帝,成为千古一帝,但玄武门的血渍即使过去千年,也很难洗刷干净。

    生前富贵、身后名,这才是身为权臣最难的选择。

    如何选择,取决你最终想成为什么人。”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