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秘籍残本(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思的是,白复丹田内竟然新铸成了一座鼎炉,专门炼化佛门真气。与此前道门的鼎炉遥相呼应,水火相济。

    巽坎两鼎的真气分守两鼎,和睦共处,大有风生水起之势。

    丹田内孕育出两鼎,也不是绝无仅有。

    白复此前听说,道门有一种“道心种魔大法”,就能在道心中生出魔胎,鼎中生鼎。

    剑圣裴旻曾告诉过白复,佛道同修,并蒂莲花,长安还有两人,一是白复的老熟人——白衣宰相李泌,另一个是王维王右丞。

    但这两人丹田所生两鼎,皆为以鼎炼丹、延年益寿而已,从未炼精化气,修炼用于武学的劲气、罡气。

    白复冥思苦想,猜测丹田鼎炉的造化应该也跟巽坎两鼎有关。

    除第九鼎外,八鼎真气皆与天地同源,日月同辉,天下万法皆出自于此。

    所以佛道两门截然相反的武功心法才有可能兼容并蓄,水火相济。如同乾坤两卦,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除此之外,让白复格外重视的是七十二部佛经,重视程度甚至高于武学秘籍。

    空见方丈智慧如海,行事高深莫测,他将这些佛经和武学心法放在一起传授,定有深意。

    当年,空伽长老对佐藤濑兵卫道:“少林七十二项绝技之所以要罗汉堂首座应许,是因为师父要先检验弟子佛法修为的境界,方才决定授不授予武功,授予何种武功。

    否则,没有佛法驾驭,执迷少林绝学,无师在旁关照,很容易走火入魔。”

    往事历历在目,白复不敢大意。

    白复不仅鼓励乡勇继续念诵佛经,自己也将这些佛经牢牢记下,每日必修一课,日日不断之功。

    与此同时,白复让人抄录全套佛经和《少林七十二绝学残本·乾元卷》,令唐门弟子秘密呈送峨眉,交予缘空师太。

    安顿好这一切后,白复开始传功释法。

    根据陕州乡勇这些年所习练的内功心法,白复将七十二绝技中对应的武功逐一传给乡勇精锐,再由这数十名精锐分别传给村内族人。

    武学心法,越古朴,越稳定,越持久,越接近于道;越精深,越奥妙,越难以修炼,越容易失传。

    易筋经乃是少林武学三大奠基之作之一,古朴久远、博大精深,其蕴含的奥义,乃是天下武学的底层逻辑,与各路武学并不冲突。

    白复以易筋经的第一重功夫为蓝本,将其定为全军将士每日必修之课,打坐吐纳,修炼内力。

    再从七十二路绝技中,精心挑选最适合战阵博杀的几路武功,化繁为简,传与川帮弟子和安西北庭的将士。

    比如无相神腿、龙爪手、维摩诘身法中的功夫极其适合近身搏杀。一旦练成,贴身短打时,脚、膝、掌、指,浑身上下,皆为兵器。

    醉僧地趟刀法专破骑兵,其中滚躺双刀、滚龙钩枪乃是铁骑克星。

    步战士卒,横刀、钩枪配合上圆盾,九滚十八跌,专砍战马四蹄。一旦数十人的地趟战阵展开,即使对方是人马皆披重甲的铁浮屠,也不是其对手。

    ……

    有了少林武功的加持,三军将士武功突飞猛进,全军的战力再上一个台阶!

    凭借足以与叛军精锐抗衡的绝对实力,安西北庭行营隐然有傲视群雄、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