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归娘家(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去归元寺做什么?”姚氏有点意外,意外之余又有点不安。

    她都全副武装等着敌人出现,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却怎么都没想到,对方连正面交锋都省下了。

    谷嬷嬷笑道:“夫人,京城的流言都满天飞了,她周玉雁就算是再厉害,也敌不过悠悠众口,皇上和太后没将她当外宾看,她就只能回淳王府,现在她连淳王府都不敢回,分明是怕了!”

    姚氏这一次没能这么轻易被安抚,她想了想,镇定道:“这个周玉雁向来诡计多端,若她要回来争什么,定不会急于一时,不行,你且查一查,这个归元寺有没有什么玄机,我们本已经胜券在握,切不可这时候叫她扳回一局!”

    谷嬷嬷急忙领命,匆匆离去。

    姚氏没有料到的是,这一次根本不用谷嬷嬷去明察暗访,周玉雁前往归元寺的事情已经传回京城炸开了锅。

    如今归元寺的住持,是永庆帝的皇祖在世时与老住持一同钦点的,地位非同一般。随着归元寺成为大禹国寺,香火越发鼎盛,善信与日俱增,要面见慈怀大师就变得不那么容易了。

    听说当昇阳的马车抵达归元寺山脚的时候,竟有数百僧人亲自下山迎接,连许久不曾露面的慈怀大师都亲自迎接。

    不仅如此,那些住在归元寺附近的村民,竟然自动自发的举着火把来到上山的山道,为前来的马车照亮前路,火光星星点点一直延续到山上的归元寺,此地此景,简直比馥园中接待国宾的烟火还要壮观!

    没有人听说过归元寺还有这样的待客之道!

    哪怕是皇上和太后前往归元寺,也只有禁卫军开道,郑重其事的护送上山。数百僧人乃至住持相应,山中村民夹道欢迎的场面,只有这一回!

    好在昇阳并未离开很多年,经过一些知情人的分析,这件事情的原委很快浮出水面——

    归元寺这事儿,还要从昇阳郡主还是县主的时候说起。

    那时正是崇宣二十四年,大禹忽然接连遭遇天灾人祸,不少难民都跑来了归元寺。归元寺虽然愿意接济,却心有余力不足,面对着日渐增多嗷嗷待救的灾民,越发的愁苦。

    就在这时,昇阳县主主动前往归元寺,竟研究出了一种风车灌溉的法子,这法子直接让山上很多不便于用来耕种的地皮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此外,昇阳县主自掏腰包租下了大部分的山地,与归元寺达成了协议——让归元寺租出荒废不用的山地,用于给难民重建家园和耕种,待到他们有能力自给自足时,便按期向归元寺缴纳租金。

    这在大禹是绝无仅有的例子,在得到极大推崇的同时,也遭到了非常严厉的质疑。

    堂堂佛寺,乃是佛家清静之地,如今却做起了地主生意,根本是有辱佛门清净!

    僧人们因此苦不堪言。

    心怀慈悲,却也要有能力去行慈悲之事,灾民越来越多,他们无偿施救,又能坚持到什么时候?难道将整个归元寺搭进去,让僧人不吃不喝拯救难民才算慈悲?

    昇阳县主听闻此事,直接安排人护送灾民前往持反对意见的官员府上下跪磕头。

    谁家反对就往谁家面前跪,救完这一批还有下一批在等着,但凡敢在天子脚下动粗的,都是嫌官做久了。

    他们既然将这凭能力挣口饭吃的事情当做压榨灾民,那他们就自己无偿施救吧,说不定还能被拱成个活菩萨呢。

    后来,活菩萨们开始觉得,灾民应该自给自足。

    救饥只是治标,立足才是治本啊!

    让他们重新拥有家园,重新开始耕种营生,这才是真正的大善!

    灾民是人,僧人就不是人了吗?而且以归元寺为名收的租远比一般的地主租给佃户的要低廉得多,足见佛门慈悲了!

    可惜这时候站队已经晚了。

    水车是昇阳县主造的,租赁山地是她提的,灾民是她安置的,归元寺是她拯救的,就连后来这些反对声音都是她摆平的,无论是归元寺还是灾民,都只认她这一个大恩人!

    听说那一年,住持大师破例随昇阳县主下山,进宫面圣,还赠与了她两样宝物!

    与此同时,昇阳县主因立下大功,被封为郡主。

    后她成为和亲公主远嫁羌国,还有不少已经在归元寺落居的百姓自发的去送嫁。

    ……

    前因后果都弄清楚了之后,许多人都傻眼了!

    不是说她已经成了弃妇吗?

    不是说皇上根本没有下任何迎接国宾的旨意吗?

    按照这个趋势,周玉雁应该很落魄的回到大禹,灰溜溜的找个地方住下啊!

    怎么原先的预想都没发生,反倒是她被归元寺住持这样德高望重的高僧亲自迎上山了?

    时过三年还能得百姓夹道欢迎,这是多么的受人爱戴!?

    在京中的官员眼里,没有什么比受百姓称颂更容易积累名声;朝中同僚都政界吹捧都是虚的,只有百姓的眼睛才是雪亮的!

    可是他们渴望的东西,如今被一个女人轻松得到了,真是可气!

    这当中,又以姚氏最为心慌,她没想到周玉雁离开大禹三年了,回来之后还会有这样的影响力。

    已经有人透露消息,说鸿胪寺这次之所以没有收到接待国宾的旨意,并非是皇上和太后无视,而是周玉雁从一开始就是要在归元寺落脚的。

    这样一来,住持领僧人迎接,百姓夹道欢迎就能解释的通了!

    若非有皇上和太后的默许,谁敢做出这样的排场来!?

    收到风声的京城贵女们个个咬牙切齿——到底是哪个黑心眼编出什么弃妇的言论出来害人的?还好还好,她们还没来得及凑到昇阳面前作死就已经真相大白了。

    昇阳郡主住入归元寺的第三日,长公主周玉音亲自带着人前往归元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