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亲弃妇(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傅修宁的辅佐之下,善后事宜有条不紊的展开。

    消息发出去之后,很快有人寻着消息找来,一时之间,此地的县衙几乎被久别重逢的哭声弥漫,之后便是对明将军的感激之情。

    奈何明将军军务缠身,无法一一相见,所以每日都能看到获救百姓一家在街上对着县衙磕头的景象。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到了京城。

    明太后怎么都没想到,本是给侄儿试炼的一场剿匪之战,竟被他做的这般妥帖。

    连永庆帝都在请安之时毫不掩饰的夸赞起明廷坚这次的周全和细致;尤其是处理获救之人的方法上,独具仁心,令人欣慰。

    明太后闻言,只是笑笑,暗中却保留了那一丝疑惑。

    自己的侄儿,自己能不清楚

    这般细致,不像是他的做派。

    后因明廷坚此事的传扬太过猛烈,根本不等他回来,永庆帝已经提前下旨,令御史亲自携旨前去对其功德赞赏一番,待到他回京之日,还会有封赏。

    明廷坚此次,是真的给明家争光,给自己争脸了。

    与此同时,善后的事情已经处理到了后头。令明廷坚在心中暗暗钦佩昇阳的是,那些被关押的人里面真的有几个行为乖张古怪的,后经单独试探和关押,竟然真的出现性情大变狂性大发的例子。

    明廷坚看在眼里,默然后怕。

    若是当日一时大意让这些看似无辜的人走出去,结果却造出杀孽,那他等同于帮凶。

    朝中那些要按着他往上爬的对头一旦受到这种风声,届时不知道有多少口唾沫往他身上喷。

    他带着家将拼死剿匪,完了被这样污蔑,想想就恨得咬牙。

    圣旨抵达之时,众人都激动不已,尤其是被明家调派出来跟着小公子这一行的士兵,无不对小公子刮目相看。

    得知回京之后还有封赏,他们已经摩拳擦掌的扬言要跟着将军再创功绩,护卫大禹。

    在这份喜悦之中,明廷坚反倒一日比一日沉默,甚至有点心绪不明。

    所幸有傅修宁的辅助,事情办得很顺利,再过几日就能回京,这日傅修宁送人名册子过来的时候,明廷坚将他叫住,神情严肃。

    明廷坚自小锦衣玉食,生的面白如玉,多日来的行军作战,少不得粗糙。

    此刻他看着傅修宁,黝黑许多的俊脸严肃不已,语气更是正式:“本将军不是独贪功劳之人,此次若非有公主和傅大人帮忙,事情未必能这样顺利解决,还有成倍的功效。”

    他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似的:“可是我也不是什么三岁的孩子,昇阳无事不求人,她此番归国日子怕是不好过,有劳傅大人代为转告,这个人情是本将军欠她的,回京之后,傅大人自会论功行赏,至于她……”

    “若有难处,可来寻我,廷坚自当相助。”

    傅修宁的第一反应是想笑。

    他这一掺和,是不是分了昇阳公主的功劳?

    紧接着又是十分不解——什么叫“此番归国日子怕是不好过”?

    他露出疑惑之态:“下官只是略尽绵力,不敢居功。”

    继而面不改色的话锋一转:“不过据下官所知,昇阳郡主早已经在三年前被封为和亲公主,与羌王长子完婚,嫁往羌国,今王子已然登基为王,昇阳公主便是王后。为何……会出现在此?”

    若是回国省亲,那就该是国宾级别的待遇,绝不会这样低调行事,还撞上了山匪作乱。

    若是独自归来……实在不太可能。

    大抵是因为昇阳的出现和相助让明廷坚陷入了一种困扰的境地,又或者他本身也很震惊意外,以他从前的性子,绝不屑于在人背后多加议论,何况还是议论一个女人,但此事特殊,又憋闷了多日,他实在忍不住了。

    “不错,她的确是在三年前被封公主和了亲。可是她随行的婢子说漏了嘴……”

    “若所言属实,昇阳……恐怕是以废后之身独自归国。”

    ……

    废后?

    大禹的和亲公主,被废弃了?

    傅修宁愣了好久好久都没说话。

    于一国而言,和亲多为耻辱之事,是弱势国向强势国示好,送去女子和亲以求姻亲拉拢关系的举措;好比多年以前的吴国,也是为了向大禹宣示友好,将于吴国来说举足轻重的曲氏之女送来大禹是一样的道理。

    但是也有特殊情况。

    九州之上,大大小小的国家,或崛起,或灭亡,多无定数。

    谁也不知道今日强盛的大国会因什么纷乱一夜衰落,也不知道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会不会因为得神力相助,瞬间崛起。

    羌国便是如此。

    当时大禹已然灭吴,成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