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回 细密谋托付身后事 闯后殿赵祯揭阴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听她问的只是这事,稍松一口气道:“是又如何?”

    “娘娘触了哪条律例,才会沦落至被一群奴婢去欺侮?官家向来自称欲以仁孝治天下,这事做的咄咄逼人,当真仁孝。”

    赵祯觉得可笑,问:“你怎知是被欺侮,却不以为是我名正言顺?”

    颢蓁盯着赵祯,竖眉慢问:“一个能在禁中蓄养寡妇与之偷欢的君主,有何名正言顺所在?”

    听到寡妇二字,赵祯背后一凉,暗忖:“她想必是已经明了,无须更多遮掩,反倒显得我不够坦荡。”但不知如何作答,竟说不出话。

    颢蓁深吸一口气,缓缓点头说:“官家说不出,是因官家心虚。官家身为一朝君主,却行如此苟且之为,只怕被朝中台谏官知道,莫不以为天象生异,深秋犯蝗乃天罚君主之恶。届时任官家生了百手百口,亦再难拉拢人心,阻娘娘二圣临朝了。”x <a href="https://www.x" target="_blank">https://www.x</a>

    赵祯指着旁边坐榻,叹道:“你上前说话。”待颢蓁站到书案前,赵祯将对杨太后所有揣测倾向告知:“是以,我叫皇城司去抄了慈寿殿,搜出了这两个。”他拿出一本书,一个带血锦囊,令颢蓁自己打开看。

    颢蓁皱眉生疑,解开锦囊倒出一张纸条,上面字迹仍能辨认,清楚写着:“若明日行动,事成则要将后周世宗从我大辽夺取的关南十县一并奉还。”她看不明白,问:“这是......”

    话未讲完,赵祯将书摊开让她读。颢蓁扫过一遍,上面记着越姬窃姜后子的故事。她将书合上,看封皮写着周书二字。

    接着赵祯又给她一张黄竹纸,她继续读,与周书上的内容一模一样。

    颢蓁脑子纷乱,一向凌厉的嘴如今竟有些结巴:“这...这...这莫非是宫中流言出处?”

    赵祯道:“太清楼唯有一本师春,一本周书记载着这件事,师春在我这里,惟剩周书在娘娘处,这流言从何而起,岂不明了?”他没提匀婉,省得颢蓁又借机发挥。

    颢蓁又拾起锦囊问:“那这上面的血...”

    “只怕是胡培安的。”

    颢蓁倒吸一口气,将锦囊扔到桌上,不愿再碰,平复了心绪后说:“由此看,前段时间契丹使者来也是与娘娘早有勾结?”

    赵祯叹道:“仅凭这两样,你也能认定是娘娘所为,更何况我还知晓更多,怎么才能用所为仁孝骗自己?我今日已同娘娘当面讲了个清楚,又派人在她回殿的路上入内抄查,特意吩咐那几个皇城司的无论娘娘说什么,都不要理。”

    “这样实在是告诉娘娘所有把柄都已落入官家之手,将娘娘逼至绝路了。”

    赵祯道:“若不逼至绝路,又怎会抓住生机?我派周成奉此时拿大娘娘遗诏,让小娘娘亲手划去同议军国事五字,就是指明一条活路。若小娘娘能放弃夺权念头,我又怎忍心真的治罪?”

    颢蓁退后两步,立定俯身说:“是妾身错怪官家了,愿受官家惩处。”

    赵祯走下台阶,站到一扇窗前,沉声道:“眼下哪有心思在意这些,我现在只担心,已将小娘娘活路断了仍执迷不悟,怕她会打定主意玉石俱焚。”

    上拉加载下一章s&amp;gt;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