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5.记者会,来自波兰的动静(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个亚洲钢琴家来到欧洲,弹奏肖邦的乐曲,却只是尝试着模仿一种‘波兰味’,那实在没有比这更糟糕的事情了。”

    “一味的模仿,是对艺术的扼杀。”

    德国记者“感谢您的解答,不过说到这一点,似乎本届大赛的预选赛阶段就出现了一个来自亚洲的年轻钢琴家,他就是用一种复刻般的模仿演绎了各个时代钢琴大家的肖邦,对此您怎么看待?”

    德国记者的话让在场不少人一时间都想到了那个前一阵在卑尔根音乐节上出尽风头的华国青年演奏家。

    片刻。

    布兰哈诺笑了笑“那是个有趣的年轻人,我们必须得接受任何一届比赛都会有一些别致的人物出现,就像第五届的安德烈柴可夫斯基,第十届的安杰拉休伊特,他们的出现或许让评委们头疼,但也会让本赛本身变的更加有观赏性。”

    德国记者“那么您的意思是他的这种做法符合评委团的评判标准?”

    布兰哈诺顿了顿“预赛的情况是这样的。

    “这个环节没有那么复杂,我们只需要筛选出具备基础技术素养的选手。”

    “这个阶段出线的名额很多,能达到最低要求的演奏者都可以晋级正赛。”

    曰本记者“拉法特先生,据调查统计近几届肖邦大赛的公开赛入围小名单中,来自亚洲的参赛者所占比重越来越多,这一届更是有34名亚洲选手晋级,首次在晋级名额中超过了欧洲,这一趋势是否说明亚洲整体的钢琴发展水平已经有了超越欧洲的势头?”

    布兰哈诺“这个问题我很难回答,但不得不承认越来越多的亚洲钢琴家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展露头脚,这是整个行业的幸事。”

    随着记者们的一个有一个问题,四十五分钟的记者会很快就过去。

    最后,一名来自法国的记者问道“如今越来越多的音乐会都开始尝试网络直播的方式,肖邦大赛是否也会根据网络时代做出变化?”

    对此布兰哈诺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就像刚才提到的,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已经给古典音乐的发展带来的机遇,虽然我是一个比较老派的人,但当我们真的需要做出一些改变的时候,我们会听取更多年轻人的意见想法。”

    喧闹的掌声下,第十七届肖邦大赛的第一波预热结束。

    当天晚上,这场记者会便传遍了全球的古典音乐圈。

    五年一段的钢琴届盛事就此拉开了最后的倒计时。

    9月16号,距离选手报们前往华沙报道的时间还剩13天。

    卑尔根。

    小镇。

    秦键在结束了上午的第二轮曲目练习后,中午一点半离开了小屋二楼。

    离开之前他洗了个澡,换了身干净的衣服,还顺便刮了个胡子。

    接着开上了老酒保的老爷车,去向了卑尔根机场。

    <scrpt>();</scrpt>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