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恐怖的销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袁胜坐在家中,听着李愁电话里汇报的《围城》成绩,心中同样震撼的无以复加。

    他很确定《围城》会火,也曾幻想过《围城》发售之后,会被人哄抢一空的场面,但是现实往往来的要更加震撼一些!

    《围城》不仅火了,而且还火的一塌糊涂!

    短短不到两天的时间,杭市以及苏市两个主要销售点,所有书店的《围城》一书,都销售一空!

    两天...

    五千本...

    这才两天的时间啊!

    而且第一天,才卖出去不过两百本,等于说,五千本《围城》,差不多是一天就已经买光了啊!

    而且现在所有书店门口,都堵满了想买书的人,那些书店的老板们都快急疯了!

    同样着急的,还有聚文出版社的人。

    《围城》一书的总负责人,谭睿之现在非常后悔。

    当初他要是听了袁胜的话,他今天也不会被社长指着鼻子一顿破骂,而且还把之后所有印刷相关的工作,都丢给了他一个人去办。

    这简直差点没把他累死好吗?!

    不过他是《围城》一书的总负责人,出了问题,的确是他的责任,所以他也只能老老实实的亲自跟进印刷《围城》的进度。

    一天下来,谭睿之差点累成了狗,但好在通过他的努力,《围城》又一次印刷了两万册。

    通过这一次的市场证明,他这个主编也不再怀疑《围城》这本书的能力,初印的五千本,几乎在一天的时间里,就被哄抢一空,卖完两万本,应该不算太难。

    就算最后市场饱和了卖不完,那也应该剩不了太多,而且不管这两万册卖不卖的完,他们出版社都是绝对大赚的。

    首先是赚了书的销量,其次是赚了‘袁胜’这个人。

    然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距离两万册《围城》印刷完成的第三天,又开始陆续出现书店的店主来进货,声称书友卖完了。

    起初,他还以为是这些书店进货进的少,才卖的这么快,但是渐渐地,前来进货的书店越来越多,人都快堵住他们出版社的门口了,他这才反应过来。

    两万册《围城》,又卖完了...

    “这...”

    看着眼前《围城》的销售数据,谭睿之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两万五千本书,不到一周就卖光了,这特么的,你丫的是打了鸡血啊!

    于是乎,本来马上就要休假的谭睿之,不得已放弃了休息,加班加点的负责起《围城》的第三次印刷。x 电脑端:<a href="https://www.x/" target="_blank">https://www.x/</a>

    ……

    李愁呆呆的坐在电脑面前,看着《围城》自发售日以来的销售数据,心中的惊涛骇浪无论如何也停不下来。

    六天的时间,总销量已经突破了两万五千册,而且几乎看不到市场饱和的迹象,每天都有无数书店的老板前来催促进货。

    而且这次,不光是杭市以及苏市这两处集中销售点,全国各地的许多加盟书店都开始给他们出版社打电话,想要购入一些《围城》实体书。

    《围城》火的速度势如破竹,打了他们出版社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第一天销量不过200本的书,谁也没有想到短短不到一天的时间,就能够传遍大江南北,许多人坐飞机来到杭市、苏市,竟只为买一本《围城》。

    李愁还发现,网络上也已经有许多论坛建立了《围城》相关的版块儿,更有许多专业的学术人士,在微博、论坛以及一些其他平台,对《围城》做出了长篇的书评。

    其中,以一位北大教授的文章点赞数最多。

    这位教授说道:

    《围城》一书,最近我也算是有所耳闻,最初,还是我那个不成器的儿子推荐给我的。于是乎,我千辛万苦托着关系,让人给我弄着一本,迫不及待的想来观摩一下这所谓的《围城》,究竟是怎样一方‘土地’。

    不谈剧情,我读完了第一遍《围城》,用比较官方的说法就是:作者以幽默、辛辣的笔法讽刺时态弊端,语言风趣幽默,妙趣横生。人物形象丰富、生动、饱满,让我忍不住扼腕赞叹的精辟比喻,十分精妙的反语、双关、谐音、对仗、警句格言,古今中外的典故、逸闻,纷至沓来。x www.x m.x

    用比较传统的说法就是:我在这里,仅以个人,对能够写出这本书的作家,表示一个高度的认可,他的文学素养在如今,当真是难能可贵。

    书中,有许多话值得我们去深思,去解读。

    书里说,天下只有两种人。

    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第一种人应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