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一百八十七章 监控中断送惊喜(第一更)(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个惊喜。

    “我去安排了。”宋德汇报完又跑出去,组织人手安置。

    从渤海来的人不能直接放到外面,先在庄子中看看是否有疾病。

    火车一直开到庄子前面的车站,过来一个部族,并非女人、老人、孩子。

    李易吃过饭,一群人去看新来的百姓。

    “他们不愿意分开,怕把他们的女人和孩子给卖了,便以部族的方式乘火车。

    货车的车厢下面放一半的货物,人呆在上面,可以看到车厢外的景色。

    部族的人有不相信李家庄子实力的,提议不要提前告诉,过来亲自看看。”

    宋德忙碌片刻把负责人安排到位,到李易旁边汇报。

    “实力?实力就是吃得没有提前准备的好,吃馄饨吧。”

    李易认为对方闲到了,这等事情有什么可瞒的。

    洗澡的热水没烧、准备换的衣服需要现从其他仓库中找。

    宋德点头“是馄饨,庄子准备充足,不用做面疙瘩汤,那是以前。”

    现在把庄户们要吃的馄饨让出来,食堂再安排人手包。

    过来的是一个一千多人的小部族,洗完手按照家庭坐着吃饭。

    他们看哪都稀奇,李家庄子的布局比海州码头好。

    所谓的不冷就是因为他们穿的衣服多,脱掉外面的,里面的依旧暖和。

    渤海那边已经零下二三十度了,洛阳早上零上七度,气温逐渐升高,现在有十一二度。

    下午的时候可能出现十六度的情况,等再过上一个多月,零下几度。

    李易不往前凑,郭子仪在外面呢。

    离着有三四十步远,众人停下,用望远镜看。

    “一路赶,吃肉没吃胖。”李隆基发现孩子们依旧瘦。

    “赶路累,提心吊胆,即便到地方,依旧不相信我们,住上十天半个月的便好。”

    张九龄观察着别人穿的鞋,里面垫上乌拉草的鞋,出声。

    眼前渤海的人与广州都督府的山民差不多,不愿意下山,只有交换生活必需品才下来。

    直到李家庄子的人手到地方,山民有了更多的接触,纷纷入籍,进了籍贯有好处拿。

    “刚柔,那鞋真的暖和?”他继续看别人的鞋。

    外面是皮子的,里面铺上乌拉草比穿毛在里面的皮靴暖和,要大一号,短时间在外面,时间久了不行。

    李易给出个对比,反正他在东北冬天呆的时候,就没穿到过不冻脚的鞋。

    不管那鞋多厚,站着不动,时间一久,保证脚指头疼,跟针扎的一样。

    鞋大一点,不顶脚,走路就不冷。

    “洛阳穿着可好?官方收集、制作、便宜卖给百姓。”

    毕构要做买卖,大批量制作,成本低。

    “洛阳冬天不冷,正常的鞋即可。”

    李易摇头,上哪找大量的乌拉草?北面有,长安北面也有。

    运过来做鞋?考虑到运费没?

    张说放下望远镜“洛阳城中冬天亦有人穿草鞋,冻得直跺脚,去年。”

    “今年不会有。”李易还是不想运乌拉草,今年自己来了,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冬天穿草鞋?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