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3 章 折绾后记(2)(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无姨母,无以至今日。”

    当年,懵懵懂懂被送进勋国公府,懵懵懂懂成了姨母的孩子。

    如今才明白当年是有多幸运。

    孙三娘晚间一直哭。折绾好笑,“孩子成婚,高高兴兴的,你倒是哭个不停。”

    孙三娘扭过头继续哭。

    等折绾和莹莹要回闽南的时候,她又继续哭。

    折绾便也带着些伤感道:“分分离离,我到了这把岁数,还是看不开。”

    莹莹在前头等着她,“没事,聚聚散散,都是常事。”

    这个走了,那

    ()    个就来了。

    她和雁雁姐姐要分开几年,但已经说好了,以后还要继续一块去看天地。

    “你和孙姨母分开了,可素膳姨母还在家里等着呢。()”

    折绾:“是这个道理。?()?『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她跟孙三娘告辞,“下次,看是你回来,还是我过来。”

    ***

    回到闽南,正好碰上素膳不在家。但却收到了京都的来信。

    是明/慧写来的。

    她说,刕清川跟着郑大夫在看病了。

    一直在熬药喝。

    他整个人都有了药味。

    折绾看完信,怔怔了好一会。她坐在蔷薇花下拿着扇子轻轻的扇风,不知道在想什么。

    莹莹摘了些瓜果过来,“清升的妻子这时候应该快要生了。清川估摸着心里着急。”

    折绾:“他着急,倒是不要紧。众人总为他找好了后路。”

    她怕的是明/慧着急。

    她喃喃道:“当年,你阿娘怀上你跟清升,我阿姐的母亲便着急了。”

    这些年,她即便在闽南也给长姐点了长明灯。

    去一处寺庙,便给一处点上长明灯。

    她叹息道:“一代又一代,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消停。”

    她写信回去给明/慧,道:“我不在京都,不能帮扶你,很是心愧。只能劝解你,子嗣两字,不用强求,你还年轻,万事都可慢慢走,万事都还来得及。”

    她思虑良久,还是写了一封信给刕清川。

    她劝道:“何必如此呢?你也是看着你父亲这般执念过了那些年的,理应知晓该看开些。只顺遂而去,在你放下执念的时候,该来的都会来。”

    她将两封信寄回去,便也不管了。等再收到刕清川的回信说子嗣重要的时候,她便没有再回信。

    人和人的念头是不一样的。实在是强求不得。

    有时候缘之一字,也实在是奇怪。没有缘分就是没有缘分,上辈子是这般,这辈子也是。

    □□倒是一直写信来。一封信比一封信开阔,她说,她看了许多别有人间里面的书。

    “母亲,看了你在书上写的批注,我真想见见您。虽然小时候见过您一次,但已经记不起您的模样了。”

    折绾看得欣慰,她笑着回信,“你喜欢就好。”

    又道:“你喜欢爬山吗?若是闲着无数,心里郁郁寡欢的时候,便可以去山上走一走。”

    她记得上辈子,她最后的那段日子里,□□就跟着她一块去爬过山。

    但她已经记不清去的是哪座山了。京都外面的是哪座山呢?

    她问素膳,“你还记得呢?”

    素膳嚼着包子,闻言想了又想:“哎——还真想不起来了。”

    折绾也拿起一个包子咬一口,“我也忘了。”

    于是,她写给□□的信里便多了闽南的风景,少了京都的事情。

    而后,她又要动身去湖州了。

    ()    雁雁怀了孩子。

    这回素膳跟着一块去。

    她跟蝉月道:“我不骗你,我要去湖州谈生意,只是顺带去看看雁雁。”

    蝉月:“你就骗我吧!”

    但还是接下素膳手里的事情,“哎,受苦的只有我。”

    折绾便道:“你们都该找些人手接过来才是。”

    素膳也在考虑了。徐琴听闻此事,连忙举荐了自家的侄女。

    她道:“给你做徒弟!咱们都是女子,我家侄儿想来,我都没让,千挑万选,给你挑了一个女弟子,数术可快了。”

    素膳犹豫:“心性如何啊?”

    徐琴:“自然是好的,我看着她长大的。”

    小姑娘很快就被领到了素膳的跟前。

    是个很乖巧的孩子,但骨子里面有韧性。

    素膳瞧了一眼就瞧中了,但还是道:“我先带着在身边看看。”

    徐琴:“行,不强求。”

    三个月后,在湖州,小姑娘给素膳跪下,递了一杯茶,正式喊了师父。

    素膳有些不适应。小姑娘实在是太懂事了,连洗脚水都要打好送过来,还要给她搓脚。

    她唉声叹气,躲在折绾的屋子里,“我避避风头。”

    折绾笑个不停。

    “哪里有师父做成你这般的哦。”

    她温和的道:“她这是心里不安心,要拜山头呢。等过些日子,安心了就好。”

    素膳挠头,“总觉得这话在哪里听过。”

    折绾:“嗯,我说过。”

    她们一直等到雁雁生完孩子才回去。回去的时候,果然小姑娘就轻松自在多了。素膳也松了口气,跟小徒弟道:“你当时真吓人。”

    小姑娘就捂着嘴巴不好意思的笑,“我好怕的。”

    “我什么都不懂,很是蠢笨,我怕师父嫌弃我。”

    素膳温和道:“你别怕,都是这般过来的。慢慢的,你就会变得稳重起来。”

    她从前也很怕。

    但她现在可稳重了。

    她道:“别觉得自己蠢笨,你只是还小,缺少了一些阅历罢了。”

    这话,她记得很清楚。

    是阿姐跟她说的。

    ***

    正月二十五,惊蛰。

    又是一年喊茶的日子。

    这一年早有瑞雪,各地都欢喜,老农松快的跟折绾夸下海口,“今年定然是个好收成。”

    于是喊茶的日子,众人都高兴。袁耀带着诸位官吏早早就上了山台祭祀。折绾也带着一家子人和茶园的茶农进山,跟着人摆放茶叶,祭祀山神和茶神。

    她认认真真的念祭文,“惟神,默运化机,地钟和气,物产灵芽,先春特异,石乳流香,龙团佳味,贡于天下,万年无替!资尔神功,用申当祭。①”

    等众家茶园都念完祭文,山台上的人敲锣鼓,底下的人便开始鞭炮齐鸣,锣鼓喧天。

    再次

    锣鼓响的时候,便俱都欢呼起来,一起喊道:“茶发芽——茶发芽——”()

    喊山喊茶,祭山祭茶。

    ?枝呦九提醒您《继室》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折绾还准备了红封给茶园里的人。

    茶农们各个感激,老茶农道:“今年天好,山神欢喜,茶神欢喜,主家也欢喜。”

    折绾笑盈盈的,“您老也欢喜。”

    喊茶结束,她没有急着回去。

    她带着素膳在山里走,路上还有寺庙。

    这是一座小庙,她从未去过。

    她带着素膳进庙里歇脚。

    庙里人少,只有一个师太带着几个小尼姑在劳作。见了她来,连忙请了进去。

    折绾捐了香油钱。

    她道:“我们借个方便。”

    她和素膳给菩萨烧了香,便坐在寺庙里歇息。

    正值午间,墨月等人过来的时候,太阳已经高高悬挂。便在庙里吃了饭,不巧却下起了雨。便只能继续在庙里等雨停了。

    折绾打起了瞌睡。

    她趴在素膳的肩膀上,“我睡一会。”

    素膳:“哎,你睡。等雨停了我叫你。”

    折绾嗯了一声,沉沉的睡了过去。

    倒是做了一个长梦。

    她在梦里瞧见了自己的小时候。

    只不过,跟她记忆里的小时候极为不同。

    “她”穿着锦绣衣裳,蹬蹬瞪踩着步子跟阿姐告状,“六姐姐又欺负我了!”

    长姐看着已经到了出嫁的年岁,却梳着姑娘打扮的发髻,放下手里的书,“你欺负回去。”

    “她”瑟缩了一下,“长姐,我不敢。”

    长姐便恨铁不成钢,“你都已经学会跟我告状了,怎么就学不会欺负回去呢?”

    “她”蹭过去,“好长姐,你帮帮我吧。”

    长姐就站起来,“最后一次,下回她要是敢欺负你,你一定要欺负回去。”

    “她”就点点头,“好啊。阿姐帮我最后一次。”

    长姐牵着她的手去了那座她住了许久的院子。六姐姐也是小小一只,见了她们来就害怕得躲了起来。“她”瞬间狐假虎威起来,“六姐姐!”

    六姐姐瑟瑟缩缩的出来,声音小得可怜:“什么事情?”

    “她”却越发大声起来,“你以后不准再欺负我了!我是要反抗的!”

    六姐姐哎了一声,不敢吭声。

    “她”欢欢喜喜的走了。

    “她”回去跟素膳道:“素膳,以后咱们有靠山了。”

    素膳手里拿着几文钱数来数去,“姑娘,这是真的么?”

    “她”点头再点头,“是真的。”

    姨娘也得意起来,“这回你入了大姑娘的眼,咱们以后就好过了。”

    她叮嘱“她”:“阿绾,你要听话,要争气。”

    “她”就这般跟着长姐长大了。

    “她”被养得很好。

    “她”开始读书,开始跟

    ()    着进宫,开始长成了落落大方的样子。

    “她”很好。

    “素膳”也很好。

    一切都很好。

    “她”依旧喜欢种花。太后笑着道:“阿绾种的花总是能活久一些。”

    阿姐在一边道:“是,她很是有天赋。”

    阿姐没有嫁人。没有嫁给刕鹤春,也没有嫁给其他人。

    折绾高兴起来。这很好。

    阿姐现在看起来很欢喜。

    她觉得这是入了梦境。但好像醒不过来。这般的情况,她在死后倒是碰见过。

    她记得上辈子死后,她就飘在了空中。

    难道是她这辈子的命数到了。

    折绾难免伤心起来。

    她还有好多好多的事情想去做。

    她还不想死。

    但无论她怎么做都醒不过来。她只能跟着“她”继续长大。

    她发现自己也只能跟着“她”。

    慢慢的,折绾发现自己心境平和下来了。

    跟着就跟着吧……这般看自己长大,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她”得了一把好琴。她就发出惊叹的声音,“这可是名琴。”

    她笑着道:“你这么小就得了啊,太后娘娘可是后来才给我的。但我也没有要。”

    她没有时间去学,也没有兴致去学了。她跟太后道:“以后留给其他喜欢琴的人吧。”

    原来“她”喜欢。

    “她”跟丹崖成了要好的手帕交。两人一块跟着太后请来的宫中琴师学琴,“她”弹得很是好。

    这不是折绾听出来的。是琴师夸赞的,“你很有天赋。”

    “她”微微笑道:“是先生教得好。”

    不骄不躁,不卑不亢。

    “她”成了她小时候想象的样子。

    折绾舒心的笑起来。

    “她”也有自己的私心。“她”和素膳盘算着做生意。

    “她”道:“素膳,你数术这般厉害,就是做个状元也行的,你出宫去吧,去做一门生意。”

    素膳觉得可行。她也觉得自己很厉害。大姑娘还说她将来必有大的前途。

    “她”拿出了许许多多的银子,都给了素膳。

    素膳一点也不惊讶,只是有些发愁,“可我该做什么呢?”

    “她”也不知道。

    两个小的手拉手去找长姐。

    长姐笑着道:“既然不知道……那就买地吧?”

    她唏嘘道:“京都的地。闽南的地。”

    折绾心里一激灵,总觉得有什么在脑海里面浮现了。

    可又琢磨不出来什么。

    她眨了眨眼睛,突然发现“她”长大了。

    “她”长得很好看。便也有世家公子来追求。“她”很是苦恼,“该选谁呢?”

    丹崖作为过来人,颇为惆怅的道:“算了吧,还选谁呢?当初庆国公府和辅国公府还不是让

    我选,最后我选谁了?()”

    “她?()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便躺下去,哼哼道:“我就不信我的运道也如此差。从小到大,我的运道可是不差的。”

    丹崖就笑起来,“那你试试嘛。”

    试试就试试。

    折绾却可以预见结果了。

    她闷笑起来。

    “她”要受挫了。

    果然就受挫了。

    玉岫进宫,“她”和丹崖垂头丧气的喊姑姑。折绾听见这个称呼又笑起来。

    玉岫果然不愧是玉岫,她叹息道:“我查了,有一个有龙阳之好。”

    “她”捂住耳朵,“哎哟哎哟,怎么有龙阳之好哦!”

    玉岫:“第二个……在外头有一个‘青楼知交’,很是交好,他觉得对方是奇女子。”

    “她”叹息,“还有一个呢?”

    玉岫:“还有一个……倒是不错,什么都不错,就是矮了些。”

    “她”和丹崖手握手,紧张的问:“多矮?”

    玉岫:“跟你们差不多高吧。”

    “她”倒头就哭,“真欺负人!”

    丹崖捶胸顿足,“怎么了!京都的世家子都怎么了!”

    折绾看得好笑,也笑出了声。

    “她”真是可爱。

    等下一瞬间,她发现自己跟着“她”躲在角落里偷听。

    折绾好奇的跟着过去听。

    她听见了长姐和嫡母的声音。

    嫡母声音很是激动:“我就是有罪,那也是上辈子有罪,你凭什么,凭什么让我这辈子也遭受折磨?”

    嫡母:“好好好,你是问心无愧,你是大善人,所以你看着你的母亲绝望,一日日消沉在无边无际的折磨之中,你就高兴了,你就满意了,你就觉得你赎罪了——”

    折绾沉默了下来。在这一瞬间,她觉得自己好像明白了什么。

    “她”也屏住呼吸,不敢呼气。

    等长姐上了马车之后,“她”紧紧握住长姐的手,“阿姐,你放心,你做什么我都支持你。”

    长姐笑起来,“你也是个傻丫头。”

    她唏嘘道:“但我能为你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她”不懂长姐这话的意思,却知足的笑了起来。

    但折绾懂。

    她眼睛湿润起来。

    她飘在阿姐的身边,轻声温和道:“够了。”

    “足够了。”

    “多谢你,阿姐。”

    “谢谢你——把‘她’养得这般好。把‘素膳’也养得如此好。”

    她在睡梦里面哭。

    在庙里也哭了起来。

    素膳吓得不行,将她摇醒,“阿姐——”

    折绾慢悠悠醒来。

    素膳舒出一口气,“阿姐,你是不是做了噩梦?”

    折绾怔怔一瞬,而后摇了摇头,“不是,是好梦。”

    是一个很好很好的梦。

    她站起来,走到神佛身下,虔诚的跪下去,“多谢菩萨,让我如愿了。我在这里,也想为长姐点一盏长明灯。”

    素膳好奇问,“什么愿?”

    她记得的。阿姐每次给大姑娘点长明灯的时候,总是要许一个愿望。问她,她也不说。

    这回,她以为又是不说的。谁知道阿姐却突然道:“我许了一个长姐如我一般的愿望。”

    “如阿姐一般?”

    折绾点头。

    “是,如我一般。”

    重来一次。

    每点一盏长明灯,就许一次愿。

    如今看来,我佛慈悲。

    她站起来,“素膳,走吧。”

    咱们该回了。

    素膳哎了一声,“好啊,阿姐。”

    ——全文完。!

    ()    枝呦九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

    :,

    :,

    :,

    :,

    :,

    希望你也喜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