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姗姗来迟的实验室初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金克喜欢游泳,但水平一般。在金克见证下,大桓跟苏舜在校内游泳池比赛50米自由泳,结果大桓惨败,不是一个数量级,跟大桓的狗爬,气都喘不匀相比,苏舜的动作很标准,估计大江大河都游过。大桓虽然被人笑话,教几个旱鸭子绰绰有余,寝室的吴明书、那新涛经常跟大桓一起去游夜场,他俩基本不会。吴明书跟着大桓仔细地比划,蹬腿,用力,划出去,最后他也能游个十来米。打篮球,大桓就摆尾了,寝室有个篮球,篮球场离得近,有时晚上也去玩玩,老万也参加,他的投篮动作潇洒,练过的。

    化院研究生(包括博士)七月份正常开工,在实验室干活,八月份关通风橱,休息。研三送走了,该进实验室了吧?大桓望着武棠,武棠觉得现在是假期,实验室空调坏了(一个老空调,里面全是灰),火炉城市闷在室内,溶剂易挥发,气味大,做实验就是受罪,还要穿厚厚的实验服,他到实验室去了一次,意兴阑珊。大桓比他略强,去了两三次,推说药品未到。x https:/m.x/

    大桓去上自习,当时自习室装的是大吊扇,他在图书馆借了两本专业书,边看边做笔记,一本是农药中间体合成,一本是新农药创制。专业书远没文史书有趣味,大桓同时看了两本好书,加缪的《鼠疫》和茅海建的《□□的崩溃》。有人在论坛上发过一个读书贴,大桓在回帖中列了自己最喜欢的十本书,并略做点评。(他在论坛上声名鹊起,不仅靠勤奋地发主贴,他的回帖质量也很高,很认真地讨论,时而有手写一两百字的回帖。)论坛上有网名“斯大林”,毛左,就批评说,十本书居然没有一本自然科学书籍,这偏科偏得很严重,老这样读书,思维有缺陷。大桓很不服气地回道,本人学的就是理科,耳濡目染,不需要某些根本就不懂行的人指手画脚。斯大林学戏剧影视文学的,很坑的一个专业。x <a href="https://www.x" target="_blank">https://www.x</a>

    跟去年暑假一样,大桓开始写些文字,去年是写博文,都是散文,今年写小说,想发论坛的原创文学版上,搞篇精华。第一篇《寂静如水》写父亲的年青时代,很曲折的求学和感情经历,大桓写作的第一站肯定是从自己和身边人出发,因为熟悉,有感而发,问题是这些经历很平淡,不够吸引人。第二篇《猿鸣三声泪沾裳》,以春秋五霸为背景,写了三个短故事,全是悲剧,他自认为还不错,有点曲高和寡。第三篇《杜仲当归》写支教的青年学生,创作的第一个中篇,虽然说自己曾是西部志愿者,但也就是政治花瓶,没做什么实事,这篇小说建立在想象和美化的基础上,果然政治正确光环加持,那待遇老高了,加精,置顶,标题加色。第四篇是一个尝试,他想用外国一个冷门小说的框架嫁接到本土写乡土小说,实验不成功。原创文学区的人气太低了,一半的主贴回帖是0。

    六年前在系刊里共事过的肖燕姿师姐现在已是杨老师的博士,听说了大桓和武棠一暑假不怎么进实验室的经历,直呼可怕。新学年9月2日开学,大桓被谭夏拉去迎新,事不多,一伙人站在那悄悄地评头论足,谈论哪位女生正点。有人说,“你看那位女生衣服穿的不错,家里应该很有钱吧”。“你喜欢你上。”

    9月3日进实验室,韩老师过来看了看,“昨天怎么没来?”“迎新去了。”“哦,新学年开始了,要好好做实验。”课题是早已圈定的,鱼尼汀受体杀虫剂,一共七个系列化合物,大桓和武棠一人分了三个,谁完成的快,再加一个。乐佳也是做杀虫剂,不在这个范围,用硫磷类化合物,那个原料可是剧毒,对外国友人也太不友好了。准备工作是订购原料和查文献。采购原料有两个途径,一楼库房存有大量常规仪器和药品,有两位年长女老师坐镇,每位导师都有一个登记本,领完物品后在上面详细登记,每学期末结账,这是官方途径;有一个小公司老板经常过来送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