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七章 水有多深?【八百五十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注意,很多人理解,以为的历史,都是忽略了历史本身的历史。

    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点,虽然中性观点,却并不中性。你看,大家都知道,中华民族,华夏,三皇五帝,上下五千年,辉煌悠久的历史。看似很对。作为中国人,应该引以为荣,自豪。哪怕,当然这里主要是因为清朝中晚期,尤其从咸丰开始算,已经走向没落,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割地赔款等,然后二战抗日战争长久,惨烈等等。不过我要说的恰恰不是我们历史悠久,或者曾经的繁荣昌盛【比如诸子百家,长城,四大发明,丝绸之路,唐诗宋词等等】,而是历史,注意,历史可不是悲喜剧,舞台剧,神话剧,童话故事,或者我们今天茶余饭后闲聊,或者某些人打着国学,文化的旗号大谈特谈。他们真的在诉说历史吗?不,他们在给自己搏名气,搏流量。我要说,历史,是非常沉重,凝重的。那可不是因为清朝的没落,我们曾经的被动挨打。那只是一小部分,而整个贯穿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窒息,压抑,让人沉重的难以负重的那种感觉,那才是真实的历史。整个历史,我说,从三皇五帝到清朝,那可不是神仙,文化,艺术,造诣,风花雪月,吟诗答对,把酒言欢,歌舞升平。错了,那是,那只是帝王,王侯将相,王公贵胄,统治阶级,在位子上,是他们她们可以享受,享乐,风花雪月,吟诗答对,把酒言欢,歌舞升平。而很多人以为的就是普通人,三百六十行,各行其道,通过努力,也可以走上仕途,做商人【发达发财】,或者跟小说,故事里那样,有人也能一飞冲天【咸鱼翻身】。但是,历史,根本就不是这样的。只有少数人所谓的发达了,可以享受,享乐。多数人,绝大部分人,可以这么说,从三皇五帝到清朝,都是普通人的身份。但是更为重要的事情是他们,她们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负重。他们她们要为这些帝王,王侯将相,王公贵胄,统治阶级以及相关的人,要付出是今天的人,难以想象的劳动,工作。并且又以生命,屈辱,压迫,剥削,重压为代价。即使这样,这些帝王,王侯将相,王公贵胄,统治阶级以及相关的人,依然不满足,依然,继续把人民,百姓,地位低下的人,当成不知疲倦,不会抱怨,就该做一个听话的工具,奴隶那样为他们这些帝王,王侯将相,王公贵胄,统治阶级以及相关的人辛勤劳作。谁看到了这些?历史的名人,诸子百家,还是文人,哪怕到了今天,有谁在说这些?不过是不痛不痒的一笔带过而已。甚至提都不提。

    知道我为什么特意要在这里说这个吗?

    恐怕直到今天,很多人都没明白,统治的余毒,思想,意识,依然在继续。即使有人学问再高,即使嘴上说的头头是道,什么国学文化,什么儒家,什么仁义礼智信,可是三皇五帝到清朝的那种等级制度,等级意识,把人分为三六九等的思想观念,一直在延续。

    这就是我特意要说的,直到今天,没有人,没有多少人,哪怕学问再大,哪怕口口声声,大谈特谈历史的人,那些人,他们根本就没有在诉说历史,依然在延续王侯将相,等级制度,士绅,自抬身价。

    因为他们,她们,根本就不关心历史,根本就没有为上下五千年被压在帝王,王侯将相,王公贵胄,统治阶级以及相关的人,统治制度,等级制度,剥削制度,压迫制度等沉重的,难以承载的压力,重量受迫害而死,却无处伸冤,难以解脱的冤魂们,哪怕说一句公道话。

    他们,她们这些人,怎么可能真的关心被压在帝王,王侯将相,王公贵胄,统治阶级以及相关的人,统治制度,等级制度,剥削制度,压迫制度等沉重的,难以承载的压力,重量受迫害而死,却无处伸冤,难以解脱的冤魂们呢?

    而这,从历史的角度,必然是不稳定的因素。

    物极必反。

    这也是农民起义的根源之一。

    不是唯一。

    因为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并不是真的为人民,百姓,农民的起义,而是,可以说全部是跟统治阶级一样,也想上去当统治阶级的虚伪幌子。

    第二点,非常重要。可以这么说,三皇五帝到清朝,上下五千年,直到今天,给我们的信息,教育都是什么?朝代?王侯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