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章 水有多深?【七百十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也许下面要说的,可能会引起某些人的反感。

    但是,事实胜于雄辩。

    你知道我要说什么吗?

    以下是第一点【秦越人(公元前407年-前310年),即扁鹊,姬姓,秦氏,名越人,又号卢医,一说为勃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再一说为齐国卢邑(今山东长清)人。】。也就是扁鹊是勃海郡郑,注意哦,渤海不是在山东那里吗?怎么成了今河北任丘?如果是山东,就成了鲁国人。

    你看,百度词条:

    勃海郡,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名。初置于汉文帝前元十四年(前165年),至唐朝时废置。

    看懂了吗?汉文帝时期【刘邦项羽争夺,刘邦建立了汉朝。到了汉文帝,才有渤海郡】。那么春秋战国时期,哪来的渤海郡?

    难道历史也玩穿越这一套?

    所以,文献,考证,要严谨。要经得起检验。

    那么说齐国,我们不说对,或者不对。

    我们就说不管是渤海郡,还是齐国,对吧?

    那么第二点,【扁鹊少时学医于长桑君】,是在哪里学的?柏海郡,还是齐国?还是到了别的诸侯国?不知道,没交代清楚。不过不是重点。

    第三点,【唐代于鹄诗《秦越人洞中咏》有记),从师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饮以山巅“上池”(石盆)之水,修得高超医术。初医治好赵简子五日不醒之症】。赵鞅(赵简子,?-前476年),又名志父,亦称赵孟,中国春秋时期晋国赵氏的领袖,Z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改革家。你看这里,扁鹊是学成医道了吧?因为没有交代清楚到底是在哪一个诸侯国跟长桑君学习的。所以学习地不明,但是比较著名的事件,或者叫成功案例,治病案例,是跑到了晋国去医治赵简子吧?而不是赵简子跑到齐国,或者渤海郡治病,对吧?

    第四点,【后扁鹊游医虢国,巧医虢太子“尸厥症”,使之起死回生】。虢国,是中国周朝时期的诸侯国,前后有五个虢国,因位置不同,为加以分别,故加上东西南北相区别。重点先不说。先提一下,百度词语:行医诸国。

    第五点,【扁鹊在咸阳遭秦太医李醯妒忌杀害】。见百度描述:秦武王与武士们举行举鼎比赛,不觉伤了腰部、疼痛难忍,吃了太医李醯(音西)的药,也不见好转,并且更加严重。有人将神医扁鹊已来到秦国的事告诉了武王,武王传令扁鹊入宫。扁鹊看了武王的神态,按了按他的脉搏,用力在他的腰间推拿了几下,又让武王自己活动几下,武王立刻感觉好了许多。接着又给武王服了一剂汤药,其病状就完全消失。武王大喜,想封扁鹊为太医令。李醯知道后,担心扁鹊日后超过他,便在武王面前极力阻挠,称扁鹊不过是“草莽游医”,武王半信半疑,但没有打消重用扁鹊的念头。李醯决定除掉扁鹊这个心腹之患,派了两个刺客,想刺杀扁鹊,却被扁鹊的弟子发觉,暂时躲过一劫。扁鹊只得离开秦国,他们沿着骊山北面的小路走,李醯派杀手扮成猎户的样子,半路上劫杀了扁鹊。

    但是我却要单独,着重拿出来说一个非常非常大的事情。

    那就是扁鹊,不是先跟长桑君学医,而是已经学成了,无论是行医也好,交友也好,游历也罢,是不是作为一个医生,大夫,首要职责是看病,对吧?

    而且在哪里学成了,就在哪里看病,这是最通常的做法吧?

    除非像周朝,商朝,夏朝那样,是统一的王朝,那王得知了你扁鹊本事大,调你去京都,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