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他们真敢扔的(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鼓浪屿一栋泛着岁月气息的建筑里,邢磊交叉双手站在沈建南面前,诚恳道谢着。

    吕蒙才一系人稀里糊涂被停职的停职,查出的查出,别人不知道怎么回事,他这个当事人岂会不清楚。

    不骄不躁,不卑不亢,谦虚谨慎。

    沈建南很满意邢磊的反应,被破格提拔重用,代理副局长一职位还能有现在的心态,也不算他特意来一趟鹭城费的这些心思。

    拿起桌子上的茶填满,沈建南朝着邢磊示意了下。

    “我们师生的关系,就不用这么客气了。坐。”

    “是,老师。”

    “你知道第一工业株式会为什么会让这么大的步么?”

    因为沈建南。

    这是彼此心里都有数的问题。

    所以,邢磊认真思考起来,他知道,这是沈建南在考验他的能力。

    “因为他们有所求。”

    “说说看。”

    “航运业现在虽然低迷,但不可能长期低迷下去,在现在涉足造船行业,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从基础设施建造,再到打通各种运输渠道,至少要消耗两年时间。到那时候,造船业的洗牌可能已经结束,迎来新的发展。”

    “地理位置上,鹭城距离曰本非常近,时差和气候也都跟曰本相差不大,第一工业株式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更加容易适应。”

    “其次就是成本端”

    “”

    听着邢磊分析第一工业株式会的需求,沈建南满意点了点头。

    条理清晰,逻辑分明,清楚将第一工业株式会的需求和鹭城造船厂的优势一一罗列了出来,又结合全球大宗商品资源市场和航运市场的波动周期,大局观把握的还算不错。

    拿起桌子上的夹子,将一杯茶水夹到邢磊面前,沈建南不加吝啬赞许起来。

    “大局观看的不错,我还担心这么推你上去,可能会拔苗助长,现在看,我担心是多余的了。”

    “谢谢老师赞许!”

    “不过,有一点你要记住。并不是所有东西都只看利益的。你明白我的意思么?”

    邢磊匆忙站起来,眼睛直视着沈建南的眸子。

    “谨记老师教诲,学生一定不忘初心。如有违背,五雷轰顶!”

    “哈哈,这么严肃干什么,来,坐下喝茶。”

    “”

    不久,邢磊踏着大步走了。

    沈建南往沙发上一靠,闭上眼睛复盘起来。

    有波罗的海造船厂的军工技术,加上第一工业株式会在船舶配套设施制造方面的经验,鹭岛造船厂运营起来,是问题不大的。

    如今欧洲资本被迫从各国往外流出,亚洲、北美,是这些资本仅有的两个选择。

    到那时候,有资本推动,大宗资源价格必然会带来新的需求。

    特别是铜业资源,作为战略性物资在科技时代的权重会越来越重,用鹭岛造船厂生产的货轮组建远洋船队从非洲来回往返,不管是利润还是政治筹码,都会越来越大。

    也不知道郑正在非洲怎么样了。

    无论是什么样的时代,其实一直都是资源为,如果能够拿下非洲一部分大型铜矿,以铜未来的价值,那第一资本才算是真的可以奠定出自己的百年根基。

    忽然,鬓角两侧感到一股细腻的温柔,接着,一股淡淡的疼痛混合着舒适,从头皮传达到了四肢百骸。

    “在想什么?”

    “下个礼拜,我得去一趟美国。”

    “我不会拦着你的。”

    “看你这话说的,我是为了工作。”

    “我可什么都没说。”

    “新月。”

    “又想糊弄我?”

    “不。我想弄你。”

    “”

    赞比亚共和国是非洲中南部的一个内陆国家,北靠刚果民主共和国,东北邻坦桑尼亚,东面和马拉维接壤,东南和莫桑比克相连,南接津巴布韦、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西面与安哥拉相邻。

    因赞比西河而得名。

    由于这里已探明的铜矿比例几乎达到全球百分之七十,因此被称为铜矿之国。

    这里河流众多,水网稠密,水力资源非常丰富,长达两千六百六十米的非洲第四大河赞西河,就是在这个国家。

    属热带性气候让这里的气温异常舒适,干旱季节气温不会超过三十二度,寒冷季节气温不会低于十五度,比起其他热带非洲国家要舒适的环境,旅游环境有着整个非洲最巨大的潜力。

    加之地广人稀,铜、钴等有色金属储量巨大,土地肥沃,雨水充沛,一年粮食可以种上三季,赞比亚对于很多外人来说,就像是梦幻国度一样美丽。

    但地狱和天堂,也许总是一线之隔。

    一年前,对于卢萨卡的黑人而言,他们的生活就像是天堂。

    不用去辛苦种植,不用去辛苦工作,每天躺倒河边洗洗澡晒晒太阳,就可以很愉快的生活下去。

    只是最近,被誉为铜都的卢萨卡却迈着地狱冲了过去,那些铜业公司的倒闭和裁员,让他们失去了工作。失去了工作后,因为没有粗款他们就没有了钱去购买粮食,没钱买粮食,就意味着不能填饱肚子。

    短短一个月的时候,已经有超过百人直接或者间接死在了贫穷造成的饥饿和屠杀之下。

    在铜价的持续低迷中,赞比亚的黑人们感觉自己已经离地狱不远了。前总统肯尼斯戴维告诉他们,这一切都是政府的注意。

    那个脖子上戴着金项链的大胖子,就是主导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只要推翻了奇卢巴的政府,他们就可以抢到足够的美元和黄金去购买食物。

    贫穷、饥渴让处于死亡边缘的人们忘记了对权利的恐惧。

    在一次次忍饥挨饿中,整个赞比亚发生了一次又一次暴力冲突。

    由于执政党无力解决民众的生存问题,在前总统肯尼思戴维的带领下,组成了武装想弗雷德里克奇卢巴政权发起了进攻。

    在这一场武装斗争中,卢萨卡成为了双方厮杀的最重要地区。

    卢萨卡总统府内,奇卢巴的眉头几乎快拧到了一起。

    那张黑到发亮的脸上,沾满了汗水和油腻。

    “哒哒哒…咚…”

    外面的枪炮声,哪怕是在总统府内也是清晰可闻,军和奇卢巴的政府军已经发生了交火。

    这正是让奇卢巴紧张的原因,他也不知道以他手中的兵力能不能打败肯尼思戴维的武装,如果他的士兵失利的话,他只会有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