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彼得·舒尔茨(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了,你到时候来首都,恐怕得麻烦你一件事。”

    “什么事?”

    庞学林微微一愣。

    张德业道:“新一届奥林匹克数学国家集训队下个月要开始集训了,到时候你来首都,方便的话去给那些孩子讲讲课,就像今天这样,说说自己对数学的理解,我们国家数学的未来,最终还要落在你们年轻人头上啊!”

    庞学林笑道:“行,到了首都我一定去,话说当年我也是从国家集训队里走出来的!”

    对于张德业提出这样的要求,庞学林倒不奇怪。

    张德业是中科院院士,算是中国老一辈数学家,曾在信赖域法算法设计和收敛性分析领域做出开创性贡献,还证明了一类拟牛顿方法的全局收敛性,这是非线性算法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这些年张德业年纪渐大,便从一线科研岗位退了下来,担任中国数学会会长之职。

    更多的时候从事科研管理以及青年数学家的培养工作,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集训队,便是由中国数学会组织起来的。

    张德业、丘成桐和庞学林聊了一会儿,两人便告辞离开,这时,一位满头金发碧眼,典型日耳曼民族长相的帅哥找了上来。

    “嗨,庞,很高兴与你见面!我是……”

    还没等他说完,庞学林便笑了起来,说道:“彼得·舒尔茨,今天我听别人说你也来了,原本下午就想找你聊聊天的,可一直没见到人!很高兴在这里见到你!”

    彼得·舒尔茨,如果说庞学林在利用系统开挂之前,只是普通的数学天才的话,那么这位,就是天才中的天才,数学界又一大魔王级的人物,年轻一辈中风头最盛的数学家。

    彼得·舒尔茨出生于德国一个典型理工科学家庭,爸爸是物理学家,妈妈计算机科学家,姐姐是化学家!

    从小,舒尔茨就展现出极强的数学天赋,2004年,未满17岁的舒尔茨,经过层层帅选,被选进德国IMO国家队,第一次参加了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可惜的是,这一次舒尔茨不知是太紧张还寻怎样,并没有做完所有题目,最后只拿了个银牌。

    这对舒尔茨来说,可谓是致命的打击,他表示完全无法接受如此失败的自己。

    于是舒尔茨又连续参加了3届国际奥数竞赛,并且十分争气地拿下了这3届奥数的金牌。

    原因仅仅是因为这个比赛好玩!

    20岁,舒尔茨进入波恩大学数学系,仅仅用了3个学期便学完了本科,接着,又用2个学期学完了研究生内容。

    随后,舒尔茨继续跟着他的硕士导师米歇尔.拉波波特,继续完成了博士研究。

    2011年,舒尔茨提前完成了毕业论文,并将它交给了导师拉波波特。

    拉波波特看完舒尔茨的这篇论文随即表示舒尔茨可以博士毕业了。

    舒尔茨在这篇论文里,首次提出了状似完备空间(perfectoid space)概念,把之前由法尔廷斯等人开创的一系列基础理论系统化。

    他将几何方法得以应用到代数领域中,被人们称为“代数几何未来几十年最具潜力的几大框架体系之一”。

    除此之外,舒尔茨还在论文里给出了数学家皮埃尔·德利涅(Pierre Deligne)的一个猜想——Weight-monodromy猜想的特殊解法。

    24岁,波恩大学破格聘任舒尔茨为W3级(德国最高级别)的教授,创下了德国最年轻教授的记录,同时任教于该大学入选精英大学计划的数学研究生院。

    然而,舒尔茨的“变态”,还远远不止这些,作为“拿奖狂人”,舒尔茨每次获奖都引爆整个数学界。

    2013年,舒尔茨被授予拉马努金奖。

    2014年,舒尔茨获得克雷研究奖。

    在2015年,舒尔茨凭借他开创的状似完备空间理论解决了Weight-monodromy猜想的特殊情形,而获得由美国数学学会颁发的柯尔代数奖。

    同年,舒尔茨还拿下了奥斯特洛斯基奖和费马奖。

    2016年,舒尔茨依旧没停下拿奖的步伐,先后获得莱布尼茨奖以及欧洲数学学会奖。

    2018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幕式上,还不到31岁的舒尔茨,在陪跑一届之后,终于不负众望,拿下了菲尔兹奖。

    如果不是因为庞学林的存在,舒尔茨就是年轻一代数学家中的代表性人物,各种数学奖项最年轻获奖记录保持者。

    但有了庞学林系统开挂之后,舒尔茨还能不能保持这些记录,那可就两说了。

    现在,已经有媒体将这两人称之为当代数学界最耀眼的两颗新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