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初见章北海(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度结构进行观测,包括北、南银冠区各250万个星系的巡天,150万个亮红星系巡天和约100万个类星体的观测。

    然而由于望远镜望设计、安装没有达到原定指标,望远镜台址的气象条件不符合原定设想,观测极限星等只能达到约18等,远低于计划的20.5等,探测极限仅仅为计划的十分之一,根本无法对河外天体进行有效观测。

    因此,这台望远镜陷入了尴尬之境。

    可谁也想不到,失之桑榆收之东隅,lamost在星系巡天上的失败,反而促成了它在银河系观测上的成功。

    近几年,lamost在银河系巡天产出的上亿颗恒星光谱数据,成了全球银河系研究独一无二的财富。

    随着三体危机的降临,目前,lamost已经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距离太阳系四光年外的半人马座三星的研究上。

    今天,庞学林便准备通过lamost,观察286光年以外的那颗属于他和庄颜的dx3906。

    面壁者的到来,自然受到了相关方面的热情款待。

    甚至他用lamost观测他买下送给庄颜的那颗dx3906,也没有引起任何方面的质疑。

    庞学林在兴隆待了两天时间,期间非但和庄颜用肉眼找到了属于他们的星星,还用lamost观测了dx3906(这颗恒星在现实世界的真实编号为hip19983)的光谱数据,建立起了相应的恒星数据库。

    庄颜更是有种如梦似幻的感觉。

    能和庞学林一同用望远镜观测属于他们的星星,在她的心中,几乎是这辈子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了。

    更不用说,他们还用一台超大型望远镜拍到了这颗星星的照片。

    庄颜甚至专门两人的头像ps和这颗星星的照片p在了一起,作为她和庞学林的手机屏保。

    结束这段行程后,庞学林将庄颜送回学校。

    而他自己,则前往了新成立的中国太空军总部。

    新任太空军政治部主任常伟思将军热情地接待了他。

    “庞教授,欢迎来我们太空军指导工作!”

    “常将军,去年一别,没想到我们在这里再次相见。”

    庞学林和常伟思握了握手,笑着说道。

    他第一次穿越的时候,遭遇车祸,就是常伟思派人保护的他。

    没想到一年不到时间,他已经成了大名鼎鼎的面壁者,而常伟思也开始在太空军中担任要职。

    “常将军,我今天来访,主要想看看太空军的组建情况,以及听听你们对未来太空舰队以及太空战争的构想,想必这也是中国军方正在研究的热点。今天我就是一个纯粹的观察者,你按照自己平时的节奏正常工作就行。”

    “行!”常伟思点头道,“庞教授,正巧等下我们政治部有个工作会议,您就过来旁听吧。如果有什么招待不周的地方,还请见谅。”

    接着,常伟思带着庞学林来到一处会议室内,会议室已经来了不少人,大部分都是身着太空军制服的校级军官。

    当众人看到庞学林跟着常伟思进入会议室的时候,整个会议室一下子就喧闹了起来。

    谁也没想到,面壁者竟然会突然出现在军方重要的工作会议现场。

    一时间,所有人均议论纷纷,猜测庞学林的来意。

    “安静!”

    常伟思叱声道。

    会议室瞬间安静了下来。

    常伟思道:“这位想必不用我介绍,大家都认识,面壁者庞学林教授。庞教授今天过来参会,主要想看看我国太空军的组建情况,和大家探讨一下对未来太空舰队以及太空战争的构想,等下的会议中,大家畅所欲言就行。现在,我们欢迎庞教授的到来。”

    会议室内,顿时响起一片掌声。

    庞学林朝众人点了点头,微笑着在常伟思的身旁坐下。

    他的目光从众人身上扫过。

    最后,他的目光停留在坐在会议室中间位置,一直目视前方,即使对他的到来,也没有表现出太多惊讶的一名年轻的上校军官身上。

    常伟思道:“同志们,我是一周前才接到出任太空军政治部主任的命令,今天算是第一次和大家相见。我们政治部的工作职责,想必大家都清楚,那就是如何使我们的部队对未来战争保持必胜的信念。在这项工作展开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在座的各位,有这种信念吗?或者换句话说,大家觉得这场战争存在胜利的可能性吗?有的话请举手。”

    会议室内安静了下来,庞学林率先举手,紧接着,又有人举手了,正是之前庞学林注意到的那位军官。

    那位军官有些意外地看着庞学林一眼,庞学林笑着朝他点了点头。

    会议室内的气氛顿时变得古怪起来。

    常伟思有些意外道:“庞教授,能说说你的胜利信念来自哪里吗?”

    庞学林笑道:“身为一名面壁者,要是连胜利信念都没有,那我还当什么面壁者呢?”

    哈哈……

    即使向来严肃的军方会议,众人也忍不住发出一阵哄笑声。

    庞学林淡淡笑道:“好了,这只是一个笑谈,我不仅有胜利的信念,甚至还有必胜的信念。当然,支撑起这个信念的计划现在还不能说,但它就在我的脑海里,如果说了,那我就不是面壁者了!”

    众人不由得面面相觑,也不知道这位面壁者是在吹牛,还是真的有这么一回事。

    常伟思哭笑不得,只好将目光转向那位上校军官道:“章北海同志,那你呢,你的胜利信念来源于哪里?”

    “果然是他!”

    庞学林眉毛一挑,心中暗道。

    章北海站起来,保持着极佳的军人仪态,说道:“首长,您的问题我一两句话说不清楚,毕竟,信念的建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我在这里首先想指出的是目前部队中的错误思潮。大家知道,在三体危机之前,我们一直主张用科学和理性的眼光审视未来战争,这种思维方式以其强大的惯性延续到现在,特别是目前的太空军,有大批学者和科学家加入,更加剧了这种思潮。如果用这种思维方式去思考四个世纪后的星际战争,我们永远无法建立起胜利的信念。”

    “章北海同志的话很奇怪。”一名上校出声反对,“坚定的信念难道不是建立在科学和理性之上的吗?不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建立的信念是不可能牢固的。”

    还没等章北海反驳,庞学林出声道:“我倒觉得章北海同志的话有一定道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科学和理性,未必是真正的客观事实,我们应该看到事物在发展变化中,不能用技术决定论和机械唯物论把未来一步看死!”

    章北海诧异地看了庞学林一眼。

    面壁者在抢他的台词。

    常伟思若有所思地看了庞学林一眼,说道:“庞教授,那你还有什么其他想法吗?”

    庞学林道:“对军队而言,胜利的信念是必须建立的,这种信念,军队也就没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重要的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建立这种信念!”

    这时,又一名军官开口道:“庞教授,我们明白您的意思。只是现在太空军的成分很复杂,有来自海空军各单位的,有来自军方以及地方研究机构的,甚至还有一些来自地方院校的学者。所以如何建立胜利信念,我们的工作并不好做。”

    章北海道:“我认为,目前至少应该从部队精神面貌开始做起,比如军人的着装,内务,以及如何建立使命感等等。不可否认,我们太空军目前正在承担一个军事科学院的使命,但我们应该首先意识到自己是军队,而且是处于战争状态的军队!”

    常伟思道:“关于如何建立使命感,我觉得大家都说得很好,具体实施方案我们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专门开会讨论。接下来,我们进入今天会议的另一项议题,那就是如何建立太空战争理论。”

    “目前,随着各国对太空战争理论的研究全面展开,但很快遇到了问题:星际战争研究无疑是要以技术发展水平为基准的,但现在,各项基础研究都刚刚开始,技术突破还遥遥无期,这使得我们的研究失去了依托。为了适应这种情况,总部修改了研究规划,把原来单一的太空战争理论研究分成独立的三部分,以适应未来人类世界可能达到的各种技术层次,它们分别是:低技术战略、中技术战略和高技术战略。”

    “目前,对三个技术层次的界定工作正在进行,将在各主要学科内确定大量的指标参数,但其核心的参数是万吨级宇宙飞船的速度和航行范围。”

    “低技术层次:飞船的速度达到第三宇宙速度的50倍左右,即800公里/秒左右,飞船不具备生态循环能力。在这种情况下,飞船的作战半径将限制在太阳系内部,即海王星轨道以内,距太阳30个天文单位的空间范围里。”

    “中技术层次:飞船的速度达到第三宇宙速度的300倍左右,即4800公里/秒,飞船具有部分生态循环能力。在这种情况下,飞船的作战半径将扩展至柯伊伯带以外,距太阳1000个天文单位以内的空间。”

    “高技术层次:飞船的速度达到第三宇宙速度的1000倍左右,即16000公里/秒,也就是光速的百分之五;飞船具有完全生态循环能力。在这种情况下,飞船的作战航行范围将扩展至奥尔特星云,初步具备恒星际航行能力。”

    “今天到会的同志,都将成为太空战争理论课题组的成员。三个理论分支的研究虽然有重合的部分,但研究机构是相互独立的,这三个机构名称暂定为低技术战略研究室、中技术战略研究室和高技术战略研究室,今天这次会议,就是想听听各位自己的选择意向,作为军种政治部下一步工作岗位安排的参考。下面大家都谈谈自己的选择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