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921火箭(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幅度增强。

    雷达功率增大一倍,可以在空中连续飞行三天三夜的超级预警机。

    拥有超级续航里程,可以覆盖整个太平洋的反潜巡逻机。

    还有各种电子战设备功率都得到大幅度提升的电子战飞机。

    大幅度压缩了美国海空军在西太平洋的活动空间。

    当然了,配备给庞学林的这家运电-9,自然和军用没什么关联。

    飞机内部的各种装饰采用了最顶尖的材料,飞机内拥有卧室、厨房、洗漱间、会议室、办公室等等,因为采用了低噪音的电动螺旋桨,整架飞机的静音性能绝佳,相比于庞学林之前经常乘坐的喷气式客机,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庞教授,欢迎来到海南!”

    机场内,身着军装的陶永昌将军握着庞学林的手微笑道。

    这次庞学林来海南,一方面要参加电磁弹射航天发射系统的选址工作。

    另一方面,则是前往文昌,观摩921火箭的发射盛况。

    虽然庞学林在提出电磁弹射航天发射系统后,高层将大量经费转入到了这个工程项目中去。

    但中国的传统航天发射项目,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这两年,中国的各个航天项目发展迅猛。

    空间站工程就不必说了,作为航天口的天字第一号项目,这两年,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不断将空间站的核心舱、实验舱发射升空,成功在近地轨道组建了中国第一个大型空间站。

    与此同时,嫦娥五号、火星探测工程也进展顺利。

    嫦娥五号无人探测器完成了月球软着陆以及无人探测器返回过程,使得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完成着陆月球并且重返地球的国家。

    而火星探测项目,也让中国成功在火星上投放了第一辆火星车。

    可以说这几年国内的科技热潮,除了庞学林带动外,航天口的胜利也功不可没。

    唯一让航天人感到有点郁闷的就是,正当他们开始展望下一个十年的成就时,庞学林突然杀了进来,直接瓜分了航天口将近三分之一的经费。

    虽然这笔钱不用从航天口出,但接下来几年,中国的航天经费想要再有所增长,难度就很大了。

    “庞教授,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921火箭总设计师刘雪松院士!”

    “刘院士,您好!”

    庞学林主动和刘雪松打了声招呼。

    “庞教授,你好,欢迎前来观摩921火箭首飞任务!”

    刘雪松语气显得有些冷,上次的香山会议,他并没有在场,虽然他知道眼前这位年轻人的能耐,但对于庞学林能否搞出电磁弹射航天发射系统,刘雪松却并不看好。

    一方面因为电磁弹射航天发射系统的科学难关众多,工程难度极大,另一方面,那就是纯粹的私人观感了。

    毕竟庞学林相当于将手伸到航天口抢食,刘雪松没意见才怪。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