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刘翠返京(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贩盐一事牵连甚广,连知府大人都进去了,且由于知府是实差,日常需要处理很多事情,扬州也不可一日无知府,

    因此,在林如海牵头,余下众人齐声推举与钦差大人的默认下,丁同知勉为其难却又顺理成章的暂代了知府之职,但丁同知声称自己不是贪恋权位之人,一旦等了皇上新任命的知府下来,他自然还会回到自己同知的位置上。

    如此高风亮节,不慕富贵,这一波操作又使得同僚们纷纷感叹丁同知的高义,一时间,丁同知风头无两。

    而且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丁同知很有可能在任上转正,实现职业生涯的巨大跨越,一下子从虚职同知变成拥有实权的地方大员。

    但有些遗憾的是,并不是一下子把人都抓住就算完事,后续工作还有很多,因此林如海和丁同知每天都要忙到很晚。

    刘翠前世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学的也是从商的知识,实在不懂这些当官的弯弯绕绕,于是只好不甘地在一旁划水。

    “当官可比经商难多了。”刘翠仰天长叹,复而又毫无形象的躺在贵妃椅上眼神涣散,“民生,经济,吏治,哪哪都要会!”

    一旁的狗儿看了好笑,顺手接过将丫鬟新拿过来的糕点放在一旁桌子上,以便刘翠随时取用,一边劝慰道:“娘,俗话说隔行如隔山,那些当官的老爷,除了有祖上庇荫的,哪个不是寒窗苦读数十年才高中的,他们学的啊,可比我们这些经商的复杂多了。你又何必掺和”

    刘翠狠狠咬了一口紫晶糕,然后又仔细瞅了瞅,绿豆糕就绿豆糕呗,起一个再高大上的名字也掩盖不了你是一个绿豆糕的事实!

    想到这,刘翠没好生气的答道:“我倒是想知道,林大人和丁大人,到底是怎么操作的!”竟然不声不吭的搞出这么一个大事,刘翠发誓,在原著中,绝对没有发生过这件事。

    而另一边,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林如海最近因为办了件大事而感到春风得意;又断了那些害人的药,找了个好郎中调养身子,现在都不咳嗽了,林如海的身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好转。至少以刘翠推测,多活个十年二十年应该没问题。

    刘翠默默估计该进入下一个阶段了……

    此后一段时间内,刘翠不见林如海则已,一见到林如海就在旁边各种夸黛玉的好,又在无意中透露黛玉处境的微妙,力求慢慢影响林如海,让林如海把黛玉接回来,放在身边抚养。

    林如海每每听到这些,都感觉眉心有些跳动,隐隐有些头疼,每次都要给巧妙得挡回去。

    刘翠不满:明明黛玉都已经十一岁了!接回去有什么于理不合的古人成婚早,以黛玉的年龄,再过几年就能与各家商谈订亲的事情了!林如海这个做父亲的,难道没有意识到吗?x https:/m.x/

    时间就这样一点一点的过去,又有一艘官船在扬州靠岸了,工人从京城寄过来的信也陆陆续续到了,大概是走的同一艘官船,刘翠先拆开小黛玉的来信,小黛玉的胭脂已经小有成色,做出来的胭脂虽与刘翠家的不同,但阖府上下无不赞不绝口,也别有一番乐趣。

    刘翠满心欢喜,提笔回道:“玉儿进步甚大,吾心甚慰,只不过学无止境,我听说贾府老太太常有腰腿疼的毛病,做药膳可以缓解一二,你吴爷爷也略懂,没事可多向他请教请教。顺便多外出走动走动,有利于锻炼身体。另外天气乍暖还寒,注意保暖……”絮絮叨叨一大堆,刘翠终于写完了。比起凤姐儿,小黛玉更让人操心。

    但是,转瞬间,刘翠便收起了回黛玉信时所流露的温情,提笔又写信给吴伯,指示道:“为了呵护小黛玉的成长,尽可能让她多出来见见外面的世界。而且还要多督促小黛玉多运动运动,这样身体才能健康。”(首发、域名(请记住_三<三^小》说(网)W、ω、ω@.x、彡、彡、x`¥s@.c、o-м文)字<更¥新/速¥度最&駃=0

    想了想,又加了一段:“小黛玉天资过人,我看再过没多久,我们的胭脂技术就没有什么能教给他的,吴伯你先去请师傅教小黛玉做药膳,万一这个也学会了,就让小黛玉学培育花卉。总之,凡是女孩子家能学习,通通给小黛玉安排上!”

    “最最重要的是,尽可能将小黛玉给那个混世魔王贾宝玉隔开!他们不会有好结果的!”

    洋洋洒洒写了若干注意事项,刘翠才终于结束了絮叨。将给吴伯的回信装进信封,刘翠这才终于看到压在最底下的女儿刘兰的信。

    刘兰虽然不是刘翠本人的亲生女儿,但刘翠毕竟占了刘姥姥的身体,继承记忆的同时也顺带着继承了刘姥姥对刘兰的感情,纵使开始时有些别扭,但多日的相处中,刘翠早已刘兰当做自己的亲人看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