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刘翠见林如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翠到扬州的第三日,

    林府里,林如海看着手中的拜贴,皱着眉头:什么时候一个卖胭脂的老板也能过来拜访自己了

    但又仔细一看,原来是捎来了女儿的信,人到中年的林如海膝下只这一个宝贝女儿,虽然疑惑为什么女儿的信不由官船送来而是由这卖胭脂的商人送过来,可这到底也要见上一见。

    这样一想,林如海对着还站在堂前等着回话的小厮说了一句:“既然是带来了玉儿的信,那便请进来罢!”小厮恭敬的答应一声,出去了。

    这一边,狗儿不解的问刘翠:“娘,我怎么不知道林姑娘让你捎了信再者,咱们拜访这林大人,是让他以后能照顾咱这胭脂生意吗?”

    刘翠笑着摇头:“别整天眼界短,只惦记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咱以后可不会只做咱这胭脂生意。以后的日子啊,还长着呢!”

    狗儿一听,顿时兴奋了,狗儿听出来了,自己岳母这心里是有算盘呢!果然,姜还是老的辣!自己还是老老实实跟自己岳母好好干。

    “可这林如海的日子,可不一定会长啊……玉儿今年都11岁了,按照红楼剧情,林如海也快去世了。”刘翠心中细细回忆剧情。

    母子俩正说着话呢,林府里的小厮过来请二位进去。

    于是刘翠便带着狗儿从大门进去,不一会便走进大厅见到了黛玉之父——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

    林如海当年可是被皇上钦点,探花郎,而那个时期,探花郎可不是随便能当的,非得容资卓绝气质超凡才行。

    故而林如海虽人到中年,久病缠身,神情憔悴,但眉目间依稀可观当年探花郎的几分风采。

    刘翠一见林如海便感慨道:真像,父女俩眉目间相似极了。

    林如海一见刘翠两人过来,立刻从座位上起身,前来迎刘翠,双方见了见礼,便分主次落了座。

    林如海客套道:“今日不知老夫人前来,有失远迎,实乃如海之过。”

    刘翠虚摆手,笑道:“林大人客气了,我也是冒昧前来。这是令千金托我给您带的信以及一些小东西。”说罢,示意狗儿将手中一直捧着的盒子递给林如海。

    林如海与女儿身处两地,长久不见面,只有以家书往来,但官船捎信容易丢失且送来较迟,故而每次读到黛玉的信,林如海都只觉得万分珍贵。

    而由于寒冬运河封冻,水路不通,林如海已经许久没有收到女儿的来信了,儿行千里父担忧,真是思念的紧啊!唯恐黛玉有什么不测,自己鞭长莫及。

    因此在刘翠跟前,林如海也不顾矜持,急忙拆开信读了起来。又拿起盒子里黛玉亲手绣的荷包,细细摩挲,良久一言不发,只是眼眶有些微红。

    刘翠两人在一旁,慢悠悠的品茶,也不出声,等着林如海慢慢消化这一片对女儿的思念之情。

    好久一会儿,林如海才回过神来,对着刘翠郑重一拜:“多谢老夫人对我家玉儿的照顾!”

    刘翠赶紧扶起林如海,趁机拉关系道:“当年我也是受了林夫人恩惠的,要不是林夫人当年见我可怜拉我一把,我也不会到今天这个地步,如今只不过前来报恩而已,林老爷这样拜我,真是使不得使不得啊!”

    林如海被扶起,想要说些什么,却因情绪激动而咳嗽两声,这才继续说道:“老太太竟然还记得拙荆,拙荆已乐善好施多年,想不到竟结了这样一个善缘。”

    刘翠同样也擦了擦眼角,附和说道:“林夫人这么好的人,怎么就去了呢?只留下玉儿一个人,离家千里,多孤零零啊。”

    林如海长叹一声:“我亦舍不得玉儿啊,只是我这多病,拙荆又去世了,恐怕照顾不周。她外祖母能过来接玉儿长住,刚好可以解了我这燃眉之急。”

    刘翠又问道:“既是如此,林老爷不能想着法子调去京城吗?”

    林如海不愧能当上这兰若寺大夫,巡盐御史的人,政治敏感度满分。一听刘翠此言,当下住了话头,警惕起来:这老太太一开口便是回京,不像寻常商人,莫不是政敌派来刺探自己虚实的抑或是另有阴谋

    林如海这般想到,于是马上转了话头,往回刺探起来:“我等在这里报效皇恩,岂有说回去就回去的道理况且,官场上的事情,哪有那么容易的呢?”

    刘翠不疑有他,还想极力游说林如海:“可玉儿她很想你啊,父亲不在身边,纵使外祖母再有心照顾,也比不上父亲对玉儿的好啊!”

    “唉~可我这经常缠绵病榻,玉儿若是留在我身边,我也无力教导,对玉儿也不大好。”林如海回道,说着又咳嗽了两声。

    刘翠见林如海执意如此,明白此刻这只言片语劝林如海把黛玉接过来的愿望落空了。况且看林如海这气色,也确实不好,如果强行把黛玉接过来,万一林如海撒手人寰了,黛玉无人看顾,岂不是先离狼窝,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