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进京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夫妻两人也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不得不说,这古代的人,尤其是平民百姓,经常劳作,除了天生体弱的,其余的个个都很壮实。一抬脚十几里路都不费劲。

    这附近几个村的人都常去大青山砍柴或者挖野菜,因此道路也算平坦,不到一个时辰,刘翠便来到了大青山脚下。

    但刘翠并没上山,径直在山脚下向左拐弯,走入一条通向不咸山的小道。不咸山说是山,其实是一个连绵起伏的山脉。

    大青山充其量不咸山地脉的小小延伸后又挤压出来的小土包。与大青山相比,不咸山更加荒凉,虎狼更多。x www.x m.x

    因此除了艺高人胆大的猎户以外,不咸山少有人涉足。

    而自古通用的道理便是——深山有秘宝,富贵险中求。

    太阳不多时便已高挂,刘翠就地在小路旁找到了一处较干净的地方休息。吃点刘兰准备的饼子,葫芦里的水虽凉,但刘兰口渴,便将水含入口中,待水被温热后慢慢喝下。

    擦了擦头上的细密汗珠,刘翠再一次感觉生活不易,赚钱艰辛。

    歇罢,刘翠一股作气,终于到了不咸山。

    不咸山着实巍峨奇特,寒冬时分,仍有树木郁郁葱葱,地面枯草中隐藏勃勃生机。比之前世的三山五岳,不咸山也不遑多让。

    不过“不咸”名字有些奇怪,刘翠前世不曾见过听过,刘姥姥记忆里这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名字,也不知道起源。

    常人眼中,山中树木高大,加之叶片层层遮挡,不免有些昏暗。

    但在金手指的作用下,刘翠看到的景色却与常人有所不同。

    此时正午刚过,丛林野兽较少活跃。刘翠也不墨迹,定睛细看,提着朴刀,瞄准一个方向,就这么一路做记号一路摸去。

    刘翠径直来到了周围只几棵大山的坡地,掏出背篓里携带的小锄头,仔细扒开上面遮盖的一些枯草,露出了一种扁平细长,底部带有尖针的植物。它的叶片是碧绿色的,与枯黄的杂草堆相比是如此的显眼。一看这,寻常人也可知晓此物不凡

    大凡山中植物,虽看起来小小一棵,但根系却极为发达,这个东西如此珍贵,刘翠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放下背篓,距离此物大约三四十厘米开始从四周向中间深挖。

    挖了许久,纵使小心翼翼,也扯断了不少根须。待到将这个植物连根拔起,刘翠这才惊喜万分!原来此物之根部有些奇特,主根细细长长,旁边有些许须,像个瘦萝卜!

    刘翠呼吸急促了起来,这是人参!纵使刘翠不认识人参叶,却也见过之前别人送过的人工养殖的人参。

    这一个人参,个头不大,掂一掂,不轻!

    刘翠欣喜若狂,赶紧将人参小心包裹起来,仔细放入背篓里,生怕又被磕了碰了,连小锄头都不敢放进去,只用根绳子,绑在背篓外面。

    …………

    等刘翠一切都收拾完整,抬头一看,太阳已渐渐向西山落去。虽山中仍有许多珍宝,刘翠却不敢贪多,少年人易冲动,总想一劳永逸,可刘翠不同,自从当时一时冲动救人结果发生车祸沦落到这种地步后,刘翠心中后悔万分。

    虽不后悔救人,但刘翠心中仍是很难受。

    因此这次刘翠吸取教训,谨慎行事。挖到一棵便急急准备妥当,向来路走去。山路陡峭,刘翠不敢夜间行路,再者,野兽常出没在夜间。刘翠虽有点依仗,可也不敢托大。

    就这么背着背篓,拎着朴刀,一路磕磕绊绊的往回走,

    走到半路天已慢慢黑了下去,但刘翠怕引来猛兽,不敢在路上生火,只能用朴刀费劲砍了一个粗树枝当作拐杖,深一脚浅一脚地慢慢往回摸。所幸越往回走树林越稀,依着点点星光与当初做的记号,刘翠终于在天彻底黑透之前进了猎人盖的小屋。

    当然,这小屋的地址也是刘翠与村里人谈话时偶然得知的。刘翠进山的时候还特意经过小屋作了标识。

    一到屋内,刘翠迫不及待的把背篓放下,将小屋外面堆的干柴抱了进来,取出火折子点火。

    可能敢进不咸山打猎的猎人确实不是一般人,小屋建造的都比村人夏天地里看场的窝棚要气派。

    虽是土胚房,可里面空间却不小,用茅草铺成的床附近地面有个小坑,里面有草木灰燃烧的痕迹。

    不知道穿越男女们是怎么在野外烧热水的,反正刘翠感觉单靠自己是无法顺利喝上热水的,因为没有锅,或者将碗吊起来的工具。

    还好刘翠翻了翻,借着火光,找到了猎人放在小屋里的一套装备。

    顺顺利利的将架子支了起来,吊起碗来烧热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