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5 章 不是我,是你(一更)(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的?”

    她使劲盯着这张脸,也看不出任何妆饰。

    可实在是跟年节下才见到的皇帝毫无差别。

    姜离长叹:“不是装扮。”

    “我是前世不修倒了血霉了。”

    两人暂停谈话,宫人奉命入内换过新茶,然后撤掉这些雕成花却完全不顶饱的蜜饯,换上了柔福帝姬喜欢的当年风靡开封城的贺四酪饼。

    倾诉对象调换。

    这次是姜离边啃香喷喷的饼,边说自己的来历。

    她吃的很香:毕竟骤然到了南宋后备受打击,水米未进还干了两件体力活(手搓上吊绳、拎宝剑砍人)。

    此时终于有心情吃饭了。

    她对着茶水吃了两张酪饼,也说完了自己的故事。

    柔福帝姬实在忍不住露出神往的样子:原来会有那样的后世吗?

    女子可以不因为父兄而获罪。

    甚至听她的描述,是自己在外工作,挣钱买房自自在在。来这里前最苦恼的是作为打工人老板是不做人的黑心资本家(现在的系统老板也是),愿望是早日实现财富自由彻底躺平。

    柔福帝姬努力忽略掉面容,只看面前人的眼睛。

    目光第一次柔和下来,声音也温软怜惜起来:“好可怜见的,原来是能过那样神仙日子的清清静静女儿家,一睁眼竟然成了个畜牲。”

    姜离登时生出酒逢知己千杯少之感慨:“是吧!”

    她吃饱喝足,放下茶盏的瞬间,忽然被面前柔福帝姬倾身握住了手臂。

    柔福帝姬力气很大,眼睛亮的惊人,如砰然炸开的火光。

    声音喑哑却炙烈:“既然你不是他,那你可以的!”

    她目光中再不掩饰强烈的恨意:“杀掉他们!”

    不只是朝上那些求和的奸臣乱党——

    柔福帝姬:“宋并非没有忠臣良将,只要皇帝肯,大有希望可以收复旧山河!”

    “若有那日迎回天眷……”

    “杀了罪魁祸首!”

    她那位父亲,昏德公赵佶死的实在是太轻松了。而她的兄长重昏侯赵恒还在苟活着!

    他们父子的昏聩无耻葬送了宋的大好山河、万千子民,以及她们诸多人的一世……

    他们不是她的血缘至亲,而是与金人一样,都是不共戴天必欲杀之的仇雠!

    柔福帝姬望着姜离。

    深井中的无数冤魂似被惊动纷纷浮上水面,眼中流出血泪来。她们在说,用她的声音在说:杀了他们!

    “我不能。”

    柔福帝姬愕然望着姜离。

    一只手臂被柔福帝姬紧紧攥住,姜离用另一只手取过了一旁

    的宝剑,郑重递了过去:“顶着完颜构这个身份去收复山河,他配吗?”

    他配个**!

    姜离一字一顿:“是你。”

    “是你,去光复山河。”

    柔福帝姬的双手慢慢松开了姜离的手臂。

    她的指尖碰到了这柄沾过血的宝剑。

    姜离继续往前递:“是你,去亲手杀了他们。”

    自地狱中挣扎辗转,却爬回另一个地狱的柔福帝姬——伸手握住了人间的宝剑。

    **

    夕阳渐渐沉落。

    姜离与柔福帝姬道:“怎样让你掌权这件事,我心里倒有了初步的设想,只是……还要见过岳将军后才能最后确定。”

    她看了看外面绚烂晚霞:“而且,今日也太晚了,我宫中还有事。”

    抄家弄钱可是很重要的!康谞已经凉了半日了,该动的人应该也动起来了。

    有她的‘王先生’珠玉在前,姜离对于大贪宦康谞能榨出多少钱来,还是有几分期待的。

    钱这东西太实在太重要了。

    尤其是此时南宋,离大明的局势可差得远。

    军费就太要紧了。

    “你明日请旨进宫,咱们再详谈。”

    柔福帝姬犹豫:“公主府比较清静……”宫中人多眼杂,她们说的这些话可不能被听到。

    姜离笑道:“没关系,我有特殊的监控技巧。”说着打了个响指,外面树枝上已经站累了的喜鹊飞到她手臂上来。

    她起身准备回去弄钱,还不忘也像个黑心资本家一样,叮嘱柔福帝姬晚上也别闲着。

    “我刚来这里,对人、事都不够了解。”

    “要不今晚你也想想,有没有什么有才可靠的人。”

    “对了,女将军我倒是知道一个极出色的,到时候想法子给你招回来。”

    柔福帝姬也随之起身,准备送送这位姜姐姐(两人论过年纪后,柔福就换了称呼)。

    听她说起人才,柔福帝姬当即想起来一个。

    “姐姐等等。”她转身去内间拿出来一张花笺。

    “你看看这篇《打马赋》如何?写这篇赋的女子,心胸格外不同,我打小便对她十分敬重。”

    “说起来她原出身名门,这些年也饱历经颠沛流离——”

    “前几年她还在金华避难,好在去岁到了这临安城定居,我才得以一见。”

    打马,姜离知道还玩过——就是双陆。

    她刚到明的时候,这才是宫中的顶流游戏,只是后来被她给带成麻将了。

    只是这篇《打马赋》虽以博戏为名,但写的确全是家国事。

    尤其是最后一句:“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

    “好!”能写出这句赋文的女子,就已经胜过南宋朝廷上诸多附和跪金官员了。

    不过,不只是‘好’,还是……好熟悉。

    姜离觉得这篇赋她见过。

    柔福帝姬显然对此人十分推崇赞叹,爱惜抚摸着眼前亲笔文稿:“据说三十多年前,写这篇文的易安居士才不过十来岁的年纪,一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就遍惊京都,当真是所见文士莫不击节称赏,道为不世文才。”*

    不过柔福帝姬也知女子文名难留于世,故而她好奇问姜离道:“不知后世,可有人再知易安居士之文名?”

    易安居士,李清照。

    姜离:又不想死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