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风雪山神庙(中)(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nbsp;  吕思源道:“暂时还未想好,不过,月前把那董大家给惹了,在江南道肯定是待不下去了。”

    “董大家!?”白慕略微吃惊道:“你和董老先生不是观念不合嘛,去年还在他的讲学会上把它驳斥的直接害了病,我以为你不会用敬称称呼他。”

    闻言,吕思源似乎又想起了月前的苏州讲学会上的场景。

    那时,董仲达论及诸子百家之辩时,一味的偏袒儒家,且认为以儒治国是千古良方。

    那时的吕思源不远千里而赶来,听到此处便起来反驳董仲达的观点了。

    在他的观念中,盛世用儒,乱世重法。

    而且,照当世的世道而言,以单单儒治国根本不算是什么千古良方。

    在一个当世鸿儒面前砸儒家的饭碗,换了任何一个人,都会生气。

    而后,两人便开始的辩战。

    董仲达以千年以降的儒学盛世为论据,再结合如今的大唐驳斥吕思源。

    吕思源依旧是那副无喜无悲的样子,直接用西蜀的亡国史揶揄董仲达,谁知这老头儿的身子骨看着还行,实际上却那么差,揶揄几句就气急攻心而昏过去了。

    当然,吕思源也知道,若是这场论战持续下去,他的论点是站不住脚的,依旧会败。

    ...

    总之,事后那董仲达可能没和他一般见识,但他的徒子徒孙就难说了。

    这次大兴善寺的诗会,就是那是埋下的祸患,只不过这次有哪个叫做陆子初的贵人相助而已。

    想到哪个叫做陆倾川的锦衣公子,吕思源不由得眉头一皱。

    “思源,你怎么了?”

    见到吕思源皱着眉头,白慕还以为他有什么难处。

    “没什么。”吕思源的心神被白慕的话语唤了回来,他淡然道:“君子论道,道之所见,各有高低,德行之见,不轻相轻。”

    “哈哈。”白慕笑道:“倒是我狭隘了。”

    吕思源正色道:“你有几分把握?”

    白慕微微一愣,问道:“什么?”

    吕思源道:“在这场帝王家事里功成名就,或者说,功成身退。”

    白慕闻言,犹豫了一下,也正色道:“不好说。”

    吕思源疑惑道:“不好说?”

    白慕神秘一笑,道:“正因为困难,才更有意思,不是吗?”

    吕思源闻言,将手中的书放在身边的矮桌上,而后将手中的冷馒头狠狠的咬了一口,有些含糊不清的说道:“疯子。”

    白慕也没有恼怒,笑道:“如果我是,那,你也是。”

    吕思源没有反驳,只是自顾自的吃着馒头。

    “后日巳时,我便启程离开青州了”白慕起身,理了理衣襟,而后面对吕思源站定,道:“若你改了主意,可以在那之前到柳叶巷找我,只要你来,立刻回有人在巷口接你。”

    “你要走?”

    “乘兴而来,乘兴而归。”白慕应道:“有何不可?”

    吕思源点了点头,道:“是此理。”

    旋即,吕思源也起身。

    “那我送送你。”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