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来自极北的剑客(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接着,油灯无声而熄。

    黑暗中,他那双深邃的眸子似乎睁了一下,但很快又合上了,眼角皱纹松弛,老态愈显。

    这天策城的满朝文武,下至黎明百姓,没有一个人能够猜到,传闻中的东方隐,此刻正过着一个普通塾师的生活。

    无人知他,他却知人。

    此时此刻,一定有许多人彻夜难眠。

    比如说,那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唐首辅,柳献周!

    柳府深院中,书房的灯还亮着。

    柳致远端着一碗温热的银耳羹敲了敲书房的门。

    “进。”柳献周语气淡然,仍旧俯首批写公文。

    柳致远进门,将银耳羹规规矩矩的放在桌案边,恭声道:“父亲,这是娘亲手煮银耳羹,她叫您趁热吃了。”

    “嗯,下去吧。”柳献周淡然道。

    柳致远犹豫了一下,随后还是开口问道:“父亲,我有一事不懂,请父亲解惑。”

    柳献周握笔的手顿了顿,随后不紧不慢的将羊毫轻轻搭在一旁的古砚上,说道:“你且说来听听。”

    “近日,太学中有人传言。”柳致远说道:“说白老夫子要离开天策城,前往西蜀蛮夷之地,可是真的?”

    柳献周点了点头,道:“是真。”

    “我不明白。”柳致远说道。

    “你是不明白为何白老要去西蜀,还是不明白为何陛下要准了那个折子?”柳献周问道。

    柳致远说道:“额,还请父亲解惑。”

    柳献周道:“第一个问题,为父还不知道。至于第二个问题,自己去翻翻《诗经·小雅·北山》一卷。”

    柳致远闻言,眸间流光一转,眉头紧蹙,仅仅两个呼吸的光景,他便好似恍然大悟一般。

    柳致远恭恭敬敬的向父亲稽首,行弟子礼。

    待房门再度阖上,柳献周提起一旁的羊毫,轻沾三点墨。

    落笔前,他略微失神,而后继续着未完的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他白圣朴是大唐之人,西蜀是大唐之土,既然如此,去那西蜀走上一遭,又有何不可?

    府中人言静,城门风怒号。

    一阵马蹄声愈发接近。

    守城的军士盯着那个渐渐清晰的身影,手中长枪紧握。

    “紧急军情,开门!”

    “紧急军情,开门!”

    ···

    随着那声音一起靠近,守城的士兵看见了那马上人身后负着的黄色令旗,为首的都尉大声喊道:“打开城门!”

    紧接着,城门慢慢开了一个口子,将那信使放了进来。

    来人并未停歇,策马穿过官道,直接朝着那皇城而去。

    皇城脚下,信使下马,快步拿着令旗向宫内跑去。

    无论是巡防的大内侍卫,亦或是偶尔路过的锦衣卫,皆见旗避让。

    不久之后,在宫女的带领下,他来到了御书房的门前。

    红顶太监李德全看着那宫女,问道:“怎么回事?”

    那宫女试了个万福,恭声道:“回李公公,此人说有紧急军情,要求见万岁爷。”

    李德全看了看那风尘仆仆的信使,又打量了一番他手中的黄色令旗,点了点头道:“你且先等着,我先通报一声。”

    “是。”那信使抱拳行礼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