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稳定后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易梦蝶与家人谈论婚姻的时候,苏一帆已经与中资机构的王启明坐在一起。x www.x m.x

    与王启明一起来的,还有中资机构负责人程子俊。

    中资机构关注苏一帆已经很久,在得知苏一帆要约见王启明时,程子俊主动要求见一见苏一帆。

    不为别的,这个时代国人有如此庞大资本的人凤毛麟角。

    难能可贵的是,苏一帆的能力非常强大,刚刚过去那场与置地集团一战,惊动了不少高层人士。

    一旦出名,苏一帆便成为透明人,他在深市投资了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继而又有一家名叫华威的电信公司成立,发展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这个时代缺什么?

    缺资金缺投资,苏一帆的前景不可限量,不为人重视都不可能。

    苏一帆的履历程子俊已经清楚了,看着这个不足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心中无限感慨。

    想想自己在这个年龄段,又能干些什么?

    人家毕业两年创出如此大的财富,简直匪夷所思嘛。

    “苏总,有关方面希望你尽量回国投资,你清楚国家现在的状况,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我听说你在内地已经开了两家公司,何不加大投资力度多搞几家公司?”

    苏一帆微微一笑,这些人心太急啊。

    “程主任,这话我不知道是谁的意思,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有点短视。”

    苏一帆不必买对方的账,话语比较锋利。

    “如果现在让我将外面的资金打包回国,那么,我的成就也就那样了,至于对国家的贡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再说了,目前政策并不明朗,近几年或许有所摇摆,能投资的地方也不过一个深市。我回去又能如何,钱多了无用武之地,施展不开啊。”

    这个话有点重,连程子俊都不清楚明天的事情,政策摇摆与否,他心里也没有数。

    有一点苏一帆说得对,也就是深市可以大举投资,至于大多数地区不是不可以投资,至少尚有诸多限制。

    “呵呵,深市也行啊,那里的容量足以容得下苏总的资金量。”

    “怎么,让我再成立几家开发公司?我手里只能有一家房地产类公司,将来不会再有第二家。再说了,只是盖房子,能改变现有技术落后局面吗?房屋只是为了改变民生,让百姓有良好的生活环境。但是,那也要一步步来,要随着居民收入逐渐提高而慢慢改善,不会一蹴而就的。”

    这也是泛泛而谈,实际上内地还没有真正的商品房,大规模开发还不具备条件。

    即便追加投资,苏一帆也只能开展其他项目。

    问题在于苏一帆不可能包罗万象,只能集中在某个方面发展。

    “也不是只有房地产可以投资,你不是在深市组建了通信公司嘛,其他门类都可以投资。当然,我只是传话,不代表我个人观点。”

    程子俊把自己撇清,苏一帆当然清楚内中有些门道。

    “踏入深市那会儿,自身能力只能投资一家房地产公司,年前回去的时候成立了华威,那也是因为我在这边挣了钱,否则,拿什么投资?”

    这时候苏一帆心里有点火,他不想听别人指挥。

    “当年与孙玉才交流的时候,我说的很清楚,出来挣钱反哺国内。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任何急功近利都是无知的表现。讲觉悟讲境界,我相信自己有足够高度,所以,就不需要别人指指点点。当然,若运输大项目下马,这类关键行业我可以接手,前提是要完整保留。你可以把我原话带上去。”

    这就带一点意气用事了,话赶话勾起苏一帆心底里一些情绪,不合时宜的话脱口而出。x https:/m.x/

    其实,苏一帆也可以不理睬。

    这不是有钱了嘛,一股豪气油然而生。

    觉悟、境界足够高?

    程子俊看着苏一帆,心想,你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能有多高?

    让程子俊最惊讶的是最后那句话,接手那个大项目,我勒个去了,那可是海量的资金,这是个体资本能够插手的事情吗?

    简直不可想象。

    不错,程子俊是听到了一些风声,只不过距离他远一些,具体情况不明。

    正像他说的那样,他只是个传话的人。

    既然苏一帆说了,他把话传回去即可,别的事情无需他操心。

    “苏总总会给人带来惊人之举,行,我会转达你的话。”

    苏一帆不想再扯一些题外的话,今天他约了王启明是有事要谈。

    “王处,今日约你出来有事要谈。或许你已经注意到了,这几天易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