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白衣(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燕这几年灾祸频生,前两年贺州发生了一场洪灾,过后爆发瘟疫,百姓陷入水深火热的疾苦之中。

    有位身着白衣的女子似是从天而降一般,带来了治病良方,她四处问诊,妙手回春,分文不收。

    她不仅救济灾民,还把瓜分了赈灾粮食的十几个贪官和高价买卖的富商,全部剥了上衣悬在衙门口,将他们的罪证一一陈列出来,再在身上贴着一条条相应的大燕律例。

    直接按照律法,将这些人杀的杀,砍手的砍手,所谓应当充公入库的钱财则全部散给受灾的百姓。

    冀州的东都郡,当地有一伙恶霸为非作歹,打着各种各样的幌子,不时地敲诈勒索附近家境殷实的无辜百姓,若是看上清贫人家相貌周正的女儿,便想尽各种方法抢人。

    后来这伙势力日渐壮大,人数随之变多,附近的地痞流氓纷纷前来投奔,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行为更加猖獗,百姓深受其害。

    且其中的恶霸头领之一,与当地官府沾亲带故,他们上下打点一通,竟然每每使百姓告状无门。

    又是一位白衣女子,带着十几个人闯入这群恶霸的所居住的深院大宅。

    将其中恶贯满盈的几个头领按照画像,一一对应诛其性命,末了又将他们的尸体送出来,其他的从犯打折筋骨拖出来,当地的百姓深受其害,全跑上去殴打,等官府的人赶到时,剩下的从犯都已经气绝身亡。

    而一直包庇的恶霸的郡守和郡丞,都用绳索绑在井水里泡着,前者割去了两只耳朵,后者的一双眼睛被毒瞎了,都痛得呜呼哀叫。

    郡守的府内,还有他们两人签字画押的认罪供状,承认了这些年来如何包庇恶霸们,又如何知法犯法收受贿赂等等罪过。

    此事不知怎么的被何人记述下来,贴在了冀州的大街小巷,口口相传,闹到人尽皆知,逼得上一层官吏不得不秉公办理,依法处置。

    除了此等牵涉到朝廷命官的要案外,还有着寻常百姓的故事。

    不知何处地界,有一个烂赌鬼的丈夫,他是个落第秀才,因为屡试不中便自暴自弃,日日饮酒,嗜赌如命,不仅丢了账房先生的职位,还与老东家破口大骂闹了个丢人现眼。

    一次输光了家底后,竟然还将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卖入勾栏之地,只为换得一些赌本翻盘。

    这种丧尽天良,人神共愤之事,引得街坊四邻指指点点,议论纷纷,他却浑不在乎,拿了换来的银子依旧去赌。

    老鸨见她母女两人处境凄凉,难得的发了善心,私下里将人放了。

    可是这母女两人的运道不好,出城时正好撞见了又赌输了的丈夫,这次他仍是不肯悔改,要将尚未到及笄的女儿直接卖去赌坊抵债,母亲阻拦不成,反被当街一顿暴打。

    这位母亲心灰意冷,生无可恋,便要在赌坊门前一头撞死。

    正好那位白衣女子从这里经过,救下了人,问明缘由后,立刻进了赌坊赎人,对方狮子大张口要价五百两,她竟连眼睛都没眨,直接将银票扔下,然后将人带走。

    至于那个负心薄幸的丈夫,第二日大家便在护城河中发现了他漂浮的尸体。

    诸如此等事情,还有许多许多。

    三年内,上至的朝廷贪官,下至薄情寡意的小人,这位神秘的白衣女子,专管世间的不平之事,在黑暗世道中,许多人开始相信真的有人会除恶扬善,伸张正义。

    许多穷途末路的人,原本已经丧失了生活下去的信心,却又因为她的帮助,重新走上了人生的光明之途。

    这位白衣女子所到之处,贪官污吏听了尽皆胆战心惊,当地的恶霸歹人更是闻风遁逃,平民百姓却都是欢欣雀跃,心生感激之情。

    从古到今,有许多人听过江湖侠客路见不平便拔刀相助的故事。

    可故事仅仅是故事,当这些真正降临在自己身上的时候,许多人不敢相信自己卑微无望的人生能被救赎,以至于越过了“侠客”的认知,直接对她奉若神明。

    有人见过她的容貌,说宛若画像上的观音菩萨,又兼穿着一身白衣,更是仙气飘飘。

    因为她沿途救济穷人,不吝啬钱财,这种大手笔的善意更加让人觉得定然是神仙下凡,来普度众生的,有些地方村民自发的凑钱为她建起了长生祠和庙祠,香火极为兴隆。

    大燕的地界上,出了这么一个奇女子,让所有人对她的事迹津津乐道,朝廷虽然不乐,却也拿她也没办法。

    谁让人家不是莽撞的行侠仗义,滥杀朝廷命官,而将大燕的律法一条条的列好了,摆事实讲证据,让贪官心服口服,没办法不认罪。

    除了审案的方式与衙门不一样,其他的倒没什么区别。

    而且还惯会派人将事情的经过,从说书人的口中详细宣扬出去,引得民心所向,赢得许多百姓的舆论支持,朝廷都不好公开追责她的过失,以免失去民心。

    于是,关于这位神秘白衣女子的事迹越来越多,她的名声越来越响。

    罗县,是一处商业不算繁华的县城,在大燕的版图中很不起眼,几乎被人遗忘。但这里却是大燕与南越的交界处,一河之隔,便是另番新的天地。

    一辆翠帷的马车在街道上缓缓行进,驾车的人是个戴着斗笠的男子,他嘴唇紧抿,看起来并不好招惹。

    在罗县这种十里八街邻居街坊都熟识的小地方,众人对哪家的富贵人家有什么样子的马车都再熟悉不过,当下就认出这不是本地的住户,应该是路过的外地人。

    不过大家再怎么好奇,也看不到马车里究竟坐着什么人,只是多看两眼,便又移开目光了。

    走了一会儿,车内人不知道说了什么,那驾车的男子便勒住缰绳停下。

    车帘掀动,从马车里下来一个鹅黄色衣衫的女子,双足穿有葱绿色的缎鞋,上面绣有几朵黄花点缀,与自身的鹅黄色以上相配。

    她眉目清秀,一笑起来,眼角堆着三分媚意,出现后格外的引人注目。

    这女子走到了一家卖红糖滋粑的摊子,问起了价钱。

    经营摊子的人,是一对看起来饱经风霜的年老夫妇。。

    他们身上所穿的衣料是最普通的粗布麻衣,上面的袖间还有不止有一个补丁,看起来生活很是清贫。

    这对老夫妇见到眼前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