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襁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燕皇现在的昏庸无道,两个皇子之间的夺嫡争斗,父子相残,君臣猜忌,这些大燕王朝的不利因素,对于别人而言都是大好的机会。

    玉娘才不会那么傻的终止这一切乱象,推一个更加年轻有为的皇子登上帝位。

    可清漪小心翼翼的问道:“小姐,论起来您是前朝的公主,难道……就没有想过和玉娘说这件事吗?”

    玉娘是桃花公主的侍女,对其忠心耿耿,甘愿留在金陵二十年,谋划着兴复前朝,此心天地可鉴,极为难得。

    而萧易安的身上有着前朝的血脉,如果和玉娘透露了身世之事,那么她肯定会对萧易安恭敬有加,视为自己的主子,名正言顺,再自然不过的事。

    清漪是这样想的,她用最简单的道理来推断,所以想不明白萧易安为什么隐瞒不说。

    萧易安淡淡的笑了笑,提醒道:“清漪,我的身上还流淌着一半慕容家的血液呢。”x https:/m.x/

    的确,萧易安是桃花公主的后人,可是她同时还是慕容烈的女儿。

    玉娘曾不止一次明确表示过对慕容一族的厌恶,要让他们付出代价,血债血偿,以报当初陈朝皇族全部被杀之仇。

    萧易安不能想象,如果玉娘知道了自己的存在,会喜还是悲,她对桃花公主的情意真切可表,同时对燕皇的仇恨亦是滔滔黄河之水而洗不尽。

    当着两者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或许就是个错误。

    她缓缓闭上眼睛,不再去想这个问题,当再睁开眼睛的时候,吩咐道:“备轿,去城东。”

    城东的一处院落里,郭淮正在为叔父煎药。

    自从上次遇到刺客刺杀之后,乡下的村庄就不再安全了,陈序派人保护着他们偷偷的回了金陵,只是不露面所以少有人知。

    即便是萧廷想要杀人灭口,多方查探,却也没找到踪迹,以至于无从下手。

    郭府是医药世家,几代人都在一处居住,虽都是血缘至亲的亲人,却因为人多口杂,容易走漏消息不能住下。

    所以郭淮不可能将叔父带回府里,萧易安早想到这事,便在城东租了一处清净的院落,四周邻居寥寥,环境清幽,方便养病。

    郭淮便带着叔父在此处住下,好好照料,希望能对他的病情有所帮助。

    说来也怪,那日见了萧易安之后,郭向明多年的疯病竟然有了好转。

    虽然当时情绪失控,胡言乱语,但是过后却不再像原来那么疯疯癫癫了,竟然还问郭淮“他是谁”,又问了自己的姓名。

    郭淮觉得看到了希望,更加尽心尽力治疗叔父的病症。

    除了照顾叔父外,他还在搜寻寒冰掌一毒的有关资料。

    因为之前曾是永嘉郡主所求,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他又是个医者仁心,医术高明者看到疑难杂症,若不是研究个明白,总是会心痒难耐。

    他看到叔父的医药随笔行文上有一些记载,又搜寻古籍多加钻研,希望能有些突破。

    他嘀咕道:“脉络受损,寒性,这寒冰掌真是一门阴毒的武功。”x www.x m.x

    当萧易安出现的时候,郭淮已经将煎好的药倒了出来,寻思再将几味配好的药材捣碎,然后晾晒,再碾磨成药丸,容易携带。

    回头一看,却差点没吓得把手中的药碗扔出去。

    “拜见郡主。”

    “不必多礼。”萧易安没想到他礼数这么周全,在这僻静的院落处还恪守着宫廷内的规矩,连忙说,“郭御医快快请起。”

    “郡主不知,臣这一拜,不单单是为了尊卑礼仪,原因有三。一,郡主派人保护了叔父的性命,否则此刻他已成刀下亡魂;二,在危难之时,给了我们叔侄两人庇护之地;三,若不是郡主,叔父的病情怕是无法得以好转。我郭淮并非是个不明事理的人,这一拜必不可少,此等大恩大德必定铭记于心。”

    萧易安有些歉疚的道:“你不必如此,那些黑衣人,应该是因为我才会……”

    郭淮打断了她的话,“郡主,无论如何,都是您出手相救,这点不会改变。无论旁的怎样,也无法动摇这个既定的事实。”

    他的眼眸真挚而明亮,言辞恳切,虽然穿着普通,却遮不住眉目间的一团正气。

    当初萧易安只是听了几个词,就能大概推出事情的前因后果。

    郭淮又不笨,他往日里只当叔父是胡言乱语,所以才没放在心上,可是近日来日夜相处,仔细留意之下,就发觉了许多不对劲儿的地方,大胆假设之下,将事情串联起来,也猜了个差不多。

    叔父既然是太医院的医政长官院使,赫赫有名的风云人物,却无缘无故的疯掉,其中的原因细细追究起来,怕是藏着天大的秘密。

    他也只当是和宫闱秘事有关,其余的详细因果,也不愿意多猜了。

    郭淮看出她的来意,伸手示意道:“郡主是想与叔父单独谈谈吧,请。”

    萧易安微微点头,走入房内,离开时又与郭淮寒暄几句。

    坐上轿子,却从袖中拿出了一个木盒来。

    郭向明的神智倒是清醒了些,可是想正常对话仍旧有些困难,见了她还是有些情绪激动,然后不由分说的将这个木盒塞到了她的手中。

    木盒极为普通,因为时日长久已经有些褪色了,上面的锁片也掉落下来。

    她有些莫名的紧张,缓缓打开了木盒。

    木盒内有着一片明黄色的襁褓,是包裹婴儿的被子,约有一尺多长,八寸宽。

    上面却尽是点点血迹,仔细一看,尽然是通篇文字,而一笔一划又都是用血字写成的,触目惊心,从字迹可见当时书写的人情绪极其悲愤。

    心想这就是萧廷那厮提及过的襁褓。

    萧易安粗略的扫过一过,将当年事情的原委知晓得差不多。接着又细致的看了一遍,不放过任何一个字迹。

    是桃花公主所写,她以自己的口吻讲述了在金陵城破后被逼委身于慕容烈,后怀有身孕不忍轻生,用计挑拨王皇后与贵妃等等。

    萧易安知道这是生母的字迹,心里一酸,眼泪不受控制的簇簇落了下来。

    眼前一片朦胧模糊,她努力的用衣袖擦干眼泪,然后慎而重之的将其收了起来。

    ……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