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受邀用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淑妃在这里和九皇子商议他的婚事,另一边贤妃也没有闲着,与无相探讨起佛法来了。

    贤妃出生于书香世家,四岁会识字,五岁看《论语》,七岁背诗词歌赋,在金陵传为一时美谈。

    只是后来族中长辈见她太过聪明,容貌又俏丽,恐生出一个祸国殃民的妲己褒姒之流,便不让她再继续读书了,只教些《女德》《女训》能识字就好。

    后来又让她专心于那些女红刺绣,旁的琴箫笛等不许碰,也不许别人私自教她。

    直到后来入宫为妃,无了人多加管束,贤妃才如同入海之鱼,能随心自由的学习一直以来接触不到的东西。

    皇宫里有专门的藏书阁,里面放着自前朝留下的奇书杂谈、经史子集、书法真迹和拓本、古籍字画等等,包罗万千,多达上万卷。

    准确来讲,在萧易安登上凤位后那样的勤奋苦读,还是效仿了之前贤妃的做法。

    贤妃乃世家大族出身,当初入宫不到两年就诞下皇子,直接封了妃。

    她经常进入藏书阁,像那些年错过的才学通通补回来,仗着皇上的宠爱,还特意从外面请了名师,教导自己琵琶之技。

    事实证明,贤妃的天赋并没有随着长辈的遏止,而变得泯然众人矣。

    她依旧聪慧伶俐,学起东西来进展飞速,远远胜过那些资质平庸的人。

    她对各种学问都有涉猎,尤其通诗词擅琵琶,燕皇甚至常常说,“贤妃若为男子,可为大儒也。”

    她对佛学也略懂一些,见对方是智清方丈的高徒,所以便主动谈起了佛法。

    两人交谈之后,无相才发现贤妃不仅仅是个待在深宫的普通妃嫔,其学识之渊博,已经远远超过了一般的文人学士。x https:/m.x/

    这才信了民间传言之真,贤妃果然是博学多才,远非常人所能及也。

    这么一说话,没多久就到了应该用膳的时辰。

    佛寺中当然不能吃荤腥,此等严格的戒律,即便是后宫嫔妃也不例外。

    幸而这广源寺的素斋极为出名,素鸡、素鸭、素鱼、素火腿,又有纯鲜扣菇、红烧四鲜等等花样,食材最清淡却美味,极为难得。

    贤妃和淑妃原本是同行而来,应该在一起用膳,只不过两人互相看不对眼,在外面时,很少摆出一幅和睦融融的样子。

    如今九皇子慕容暄又突然出现,淑妃自然更愿意和儿子一同用膳,说些体己话。

    即便是皇子,年龄稍长后也不能住在母妃的宫中,所以九皇子和淑妃并不是日日都能见面,也不是每次都有机会如此单独相处。x 电脑端:<a href="https://www.x/" target="_blank">https://www.x/</a>

    譬如上次规模颇大的端阳宫宴,正是因为操持事务过重,前来赴宴的女眷过多,淑妃甚至没来得及与九皇子多说几句话。

    所以有这样一个机会,淑妃当然不愿意贤妃前去打扰母子会面,也未曾派人到后堂的禅房去请。

    贤妃如此聪慧,早就料到了她连表面功夫都不愿意做,也打定了主意在后面用膳,不巴巴的赶过去讨人嫌。

    只是在这偌大的佛寺中,一个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