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 礼崩乐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真是荒凉,给石小凡的印象就是,大汉帝国建立之初,一片荒凉。

    甚至,石小凡一度怀疑这里有一种上古蛮荒的影子。

    到处都是荒草丛生中,偶尔有几户人家也是残砖断瓦。

    天下苦秦久矣,这话要从两面去看。

    秦亡,天下纷争才是苦天下的根源。

    连年的战争,使得百姓们民不聊生。

    沿途,路过一个只有几十个人的村落,夏侯婴笑着跟石小凡说道“石英雄,怎么样,此地是否很是繁华。”

    石小凡有些汗颜,不知道这夏侯婴是不是对繁华有什么误解。

    这个几十个人的村落也叫繁华。

    “嗯,夏将军,这不叫繁华,叫寒颤。”

    石小凡说。

    夏侯婴一怔,讨了个老大没趣。

    此地这么多人口,鸡犬相闻居然还不繁华。

    就连旁边的狗腿子二虎都听不下去了“夏将军,这么小的一个村子,何来的繁华之有。

    像是我们大宋,那才叫人声鼎沸,处处都是人。

    这种小村子,我们那里除了深山野林里是没有这么小的村子的。”

    夏侯婴一怔“大宋?”

    石小凡笑笑,慌忙岔开话题“夏将军,这里离着代谷有多远。”

    “哦,还有七十多里吧。”

    石小凡点点头“这么说,今晚我们得在路上过夜了。”

    这个时代很奇怪,秦汉时期,既有春秋诸侯国的遗风,又有后世乱打一气不讲规矩。

    兵不厌诈,也是在后来,慢慢才开始的。

    如果说石小凡最想穿越的朝代,其实就是春秋时期。

    因为那个时代的人,真的是懂文明讲礼貌。

    到了后世,这才是礼崩乐坏。

    春秋时代,还是相对较为礼制,周礼还是有人遵守,周天子还是有人尊敬。

    人们行事也要依礼,战争也不能例外,毕竟是礼仪之邦嘛,打仗也要讲规矩的。

    到了战国时期,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兵家的那些阴谋诡计之类才大规模的运用于战场。

    而且那个时期的战争需要先下战书,双方先约定时间地点。

    并且战书的用词也非常谦虚恭敬。

    双方都会优待敌军使者,要举办宴会迎接,宴会上一定有奏乐和赋诗,使者作为客人也会答谢。

    什么叫规矩,这才叫规矩。

    若是不讲规矩乱打一气,就会受到世人耻笑,而且还会被群起而攻之。

    更重要的,春秋时代的战争不允许平民和奴隶上战场,他们参战但不作战,主要担任扛行李、喂马、做饭这些后勤工作。

    担任作战任务的是士,也就是最低一等的成年贵族男子,称为“战士”。

    战争必须在两国交界处进行,约好的地点在边疆,即野外,因此称为“疆场”和“野战”。

    而且打仗也不是以杀人为目的,更多的像是一种威慑。

    比如,双方都会出动战车。

    这战车也是有讲究的,不是随便乱打。

    首先不管你势力大小,军战车数量均等。

    你不能自己比人家战车多,就仗势欺人。

    这是不讲规矩,不讲武德的。

    即敌军出动八辆战车,我方也只能出动八辆战车。

    作战时双方在战车上来回的厮杀,也就是你个人驾驶的战车只与对面的那辆敌军战车作战,不和其他敌军战车交锋。

    这,也是规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