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进击(六)(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sp;   “将军,这燕军真是来势汹汹。末将真看不懂了,现在的燕军居然会变成了这样,如此气势。这可比北方的匈奴看上去,厉害多了呀!”

    司马尚的这话,也是城楼之上其他赵国将领的心声。

    李牧的脸色更加阴沉,环顾了赵军将领一下,缓缓言道:

    “各位将军,燕军犯我雁门,我军只有一战。虽然燕军有二十万,但我军也有十五万,又据城而战,又何惧道哉!”

    说到这里,李牧心中已有计较,对众将道:

    “燕军初来,气势正盛,我军不必与其争锋。燕军如果挑战,我军不出。只要我军守住平城,燕军就不要想着能进入到我雁门、云中两郡。”

    “诺。”赵国将领轰然一起应道。

    乐间率领着大军,休整了一夜之后,列阵于平城城下,向赵军挑战。

    一声鼓声,燕军派出了三千多人,一个旅的步兵,呐喊着叫阵。

    这也是这个时代的惯例,两军大战之前,派小股军队交锋,以试探彼此的战力。

    在燕军阵前搭建好的指挥台上,乐间举着手中的望远镜眺望。

    只见平城城头上,赵军密集,但城门紧闭,没有丝毫打开的意思。

    在燕军叫阵片刻之后,只见从平城城头,挂起一个大大的木牌。

    这个木牌之上,只写了两个大字“免战”。

    放下手中的望远镜,乐间朝身旁的荣岩等燕国将领言道:

    “果然不出王上所料,这个李牧就是一个“忍”字。”

    在乐间身旁的荣岩哈哈大笑起来,对乐间道:

    “将军,李牧这么做,就是一个大乌龟呀!”

    众将闻此,皆哈哈大笑起来。

    乐间狠狠瞪了荣岩一眼,对荣岩等众将道:

    “人家李牧如此做,就是想让你们现在这么大意。汝等,可知王上是怎么评价李牧的?”

    指挥台上的荣岩等众将,一起看向了乐间,齐声道:“吾等不知。”

    乐间双眼微眯,对众将言道:

    “王上曾言,李牧带兵有三个特点:其一,是厚待将士。故李牧部下号令严明,甘于死战;其二,就是细心防守。就如我等,现在看到的这样;其三,在没有把握战胜敌军之前,李牧率军绝不出战。”

    “各位将军,我等万不可松懈,更不可大意。兵法云:“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说到就是李牧这种人呀!”

    “一旦我军被李牧抓住了破绽,李牧必然会发动对我军的致命一击。”

    言于此,乐间对燕军众将喝道:“众将听令。”

    指挥台上的所有燕军闻听乐间此言,一起单膝跪地:“末将听令。”

    乐间扫视了下众将,大声道:“传本将将令,我军不可冒然出击,等候随后安排。”

    众将面面相觑,但不敢多说什么,只能齐声道:“吾等遵令。”

    就在乐间率领的燕国大军,与李牧率领的大军在平城对峙的时候,姬康与燕王后粟雅在王宫内,亲自接见了李牧的母亲李刘氏和李牧的妻子。

    李刘氏在见到了姬康与燕王后粟雅之后,脑袋还是“懵”的。

    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被带到了蓟都。

    “让老夫人和夫人,以及家人来我燕国,得罪之处,还请老夫人和夫人谅解。稍后,寡人母后会亲自设宴,款待老夫人与夫人二人。寡人到时,再给老夫人与夫人赔罪。”

    姬康朝着李刘氏和李牧的妻子,温声言道。

    面对眼前年轻的君王,李刘氏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

    看了下自己旁边的儿媳,此时也是瞠目结舌。

    两个妇道人家,从来没见过当世的任何一个君王,此时见到的却是燕王姬康。

    姬康见此,笑了一笑,对李牧的母亲李刘氏直言道:

    “老夫人,寡人闻令嗣李牧,乃天下奇才。令嗣在云中、雁门带兵,抗击匈奴,立下战功无数。但赵国君王、朝堂却对令嗣不予看重,并多训斥。”

    “这正犹如美玉落于污泥之中,寡人诚为可惜。寡人不想欺瞒老夫人,今接老夫人以及家人来我蓟都,寡人就是想让李牧将军归顺我燕国,寡人必给予重用。”

    “今烦老夫人作书一封,让其归顺我燕国。寡人会派人单独面见李牧将军,不管此事成与不成,寡人皆会善待老夫人及家人的,请老夫人放心。”

    李牧此时的名声,还不是很大。

    看到姬康如此重视李牧,李刘氏心中也很是感动。

    再三斟酌之下,挥笔给李牧写了一封书信。

    姬康随即派礼部长大夫廖山,亲自前往平城,面见李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