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兵围太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叔良慌不择路,他率兵拼死杀出一条血路,刚刚冲出重围,却见数十步外立着几百骑兵,为首一员大将,金盔金甲,鞍横破天槊,手持一张巨弓,见李叔良冲出重围,他冷笑一声,弯弓搭箭,一支铁箭脱弦而出,箭似流星穿喉而过,李叔良仰天从马上栽下。杨元庆放下巨弓下令道:“传我将令,投降者免死,顽抗着格杀勿论。”

    主将阵亡,副将刘宏基不见踪影,混乱中的唐军纷纷放下兵器跪地投降。李渊派出的两万援军,除了刘宏基带着三百余人从南门突围成功,投降者多达一万五千余人,两万精兵全军覆没。杨元庆命令罗士信整顿降卒,自己带着杨思恩和其余军队北上太原,发动太原攻势。

    宋家山城一处书房内,天刀宋缺坐在书案后,看着坐在屋内的宋智、宋鲁、宋师道以及沈落雁道:“刚刚得到消息,丰州总管杨元庆率领的丰州军全歼了李渊派往太原的两万援军,现在杨元庆的大军正在向太原进发,不日就会兵围太原,以杨元庆之能,相信很快就会攻下李元吉镇守的太原。现在各个势力急剧扩张,四处乱战,我们该如何应对。ωωω.χ~⒏~1zщ.còм <

    宋师道和沈落雁互看一眼,然后宋师道站了起来道:“父亲,我们的战略是先肃清江南,然后在决定下一步动作,因此我们目前的任务是扫平江南的李子通、林士宏、箫铣等人。”宋缺点了点头,随后众人又探讨了一番,最终确定先消灭势力较小的李子通和林士宏,再和势力较大的箫铣决战。三天后宋师道辞别石青璇,和沈落雁出发前往江都,准备发动对李子通的战争。

    杨元庆率领近十万大军抵达太原城,在东西城门外,军旗遮天蔽日,营帐绵延数里。抵达太原后,杨元庆没有立刻进攻太原城,丰州军不慌不忙地进行攻城的准备,一队队骑兵在城外飞驰,一辆辆马车运来又长又直的巨木,这是从十里外榆次县运来的杉树,在那里丰州军找到了一片茂密的杉树林,砍伐了数千根高达五六丈的巨木,利用这些杉树,丰州军制造了攻城利器排梯。当这种宽达数丈的排梯钩住城墙,士兵可以成群结队地冲上城头。

    城头上李元吉查看丰州军的攻城准备,此时的李元吉没有了平时的飞扬跋扈,也没有了平时的傲慢,剩下的只有深深的恐惧。李元吉没有丝毫战争经验,也没有一点守城的经验,面对强势而来的杨元庆,他心中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尤其当他听说支援他的两万精兵被杨元庆全歼时,他感到孤立无援,仿佛整个河东都已失陷,只剩下太原一座孤城。

    在李元吉身后站着一班李渊留下来辅佐他的幕僚和官员,副留守夏侯瑞,司马刘德威,参军宇文钦,太原郡太守王绪以及数十员大将。面对丰州军的兵锋,每个人都心情复杂,他们都很清楚,丰州军不是乱匪,而是天下间作战经验最丰富,装备最为精良的精锐,杨元庆不是刘武周,他是闻名天下的名将。

    就在李元吉在城头查看丰州军大营的时候,杨元庆也在军营中观察太原城的城墙,这座厚实坚固的高大城墙他已看了整整十天,杨元庆心中非常清楚,他可以攻下这座城池,但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这是杨元庆所不能接受的,杨元庆有丰富的守城经验,他很清楚一座城市最薄弱的地方在哪里?那就是城门,杨元庆看了看天色,天空阴沉多云,今晚将是一个漆黑的夜晚。

    这时,一名校尉奔到杨元庆面前禀报“启禀总管,地道已全部完工,可以顺利通过。”杨元庆大喜,这十余天光围城,而没有进攻,是杨元庆派工兵在秘密挖掘地道,现在地道挖好了,那么进攻也要开始了,于是杨元庆下令道“令杨思恩来见我。”片刻杨思恩赶来。杨元庆看着杨思恩道:“今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