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红蓝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稀疏的竹帘外雨声潺潺,檐头的水滴一点一点溅在石阶下,叮咚有声。

    阿颜斜倚在竹帘内,一边听着雨声,一边翻检案头一簸箩艳艳的红蓝花。细长的手指在细丝般火红的花瓣间穿梭,灵巧地拣出最鲜艳的花丝,铺在冷白的瓷盘内。

    “妹妹。”一个高大的人影打起竹帘,身披蓑衣,斗笠抱在怀里。

    “表哥回来了。”阿颜起身,指尖掠过瓷盘,拂开几丝花瓣,散落案头。

    白篱上前接过蓑衣,收成一束,挂在门外。雨水汇成一束,沥沥地流淌下来。

    “少爷回来了。”白篱抖去斗笠上的水珠,笑道,“我们姑娘正不高兴呢。”

    “谁惹妹妹生气了?”男子取出怀里的包裹,拍拍阿颜的肩,“你要的珍珠壳,我给你买回来了。”

    “没人惹我不高兴,表哥别听白篱的话。”阿颜笑着接过包袱,脚尖一点,将包袱踢进长案下面,拉着男子往外走,“我听舅舅说,你爱吃三层玉带糕,正要给你蒸上呢。”

    男子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别听我爹胡说,那是他自己爱吃,才不是我……”

    阿颜蓦地顿住步子,回头看着他狡黠一笑:“你不爱吃么?”

    “不、不是……”男子忙不迭举起双手,慌忙地摇着,“我、我也爱吃的。”

    香甜的糕点,哪有人会不爱呢?

    阿颜一闪身走进灶房,灶内小火荧荧,水犹是温的。

    “你看,你看。”阿颜打开灶台上小巧的竹箩,里面是白净的糯米粉,一旁的两个白瓷碗内,盛着满满的砂糖,和奶白色的猪油。

    “东西我都备好了。”阿颜转头向外叫到,“白篱,把那些小匣子拿进来。”

    “嗳。”白篱远远应一声,捧着一个盘子,快步进来。

    盘子上工工整整垒着三层小木匣,大约一手宽,三寸来长,透着浓郁的杉木气味,底面上刻着各色花朵,四面还有镂空的图案,精巧绝伦。

    阿颜将糯米粉过了一遍筛,砂糖也过一遍筛,手一错,变戏法一般从一旁取出一叠桃仁,每一个都白净肥嫩,吹净了细皮。

    打碎的桃仁拌进糯米粉,倒进匣子里的最底层,大约三分之二的高度。接着铺上白花花的猪油,最后一层是砂糖,阿颜将十二个匣子铺开,随意往上面洒满砂糖,最后用小竹刀抹平。

    白篱打开茶柜,取出一个竹篾编的蒸架,莲花模样,不用时十二片花瓣收起,合成一朵花苞,更容易收好;用时一提中间的细绳,花瓣一一打开,就成了蒸架。

    男子不用吩咐,已一头钻进灶台下,帮着生火烧水。

    水雾蒸腾,糖的香甜混着猪油的气味在屋内盘旋。

    男子吸了吸鼻子。

    这样香甜的糕点,哪有人会不爱呢?这样的仙女儿似的妹子,又怎会有人不欢喜?何况真真就像是天上掉下来的一般,模样好,性情也好,聪颖能干,真让人恨不得将天上的星星月亮,也摘下来送她。

    “哥哥。”阿颜拉着他起身,“已经够了,用余温蒸着就是了。”

    她走到另一个灶台前,挪开盖子旁的湿毛巾,揭开锅盖,浓郁的香甜随着水雾扑面而来。

    “你看,我早已做过一笼了。”阿颜从蒸架上取出瓷盘,瓷盘上放着一条糕,最下面洁白如瓷,中间一层青白色、半透明,是猪油,最上面的糖粒半化,高低参差,仿佛从聚而生的水晶,砂糖上面,还星星点点点缀着几颗小巧的桂花。

    整块糕点远望去,可不就是一条精致的玉带。

    “舅舅和母亲都已经吃过了,剩下的都是你的。”阿颜笑着将盘子推到他的面前,白篱上前来,在盘沿上放了一双筷子,和一把小巧的银刀。

    男子笨拙地用小刀切了一块,放进口中。砂糖的甜,猪油的香,江米的糯,三种绝妙的滋味混在一起,生出千百种不同的回味来。

    阿颜和白篱已将另一笼玉带糕取出倒了模,一旁薄薄的刀片切下,切成小段,装进精致的食盒里。

    白篱抱着食盒放在男子面前,“这些是给少爷带回去,分给大伙儿吃的。姑娘说,少爷在行伍里,总不免伤筋动骨,破皮流血,因此在里面加了些桃仁,能活血化瘀。”

    男子急忙站起来,作了一揖,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他是苏家的二儿子苏晚青,在南方边境戍守。这次老父写信,说小时候送了人的姑母回家来了,还带回来一个妹妹,叫他回来,一家人聚一聚。

    他不爱父亲偷懒贪馋的人品,不愿回家,不想长官见他戍边多年未回,这次有家书来,不由分说赶了他回家省亲。

    回到村中他就吃了一惊,家中原本破落的小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小巧的黛瓦院子,院子里草木葱茏,就像进了画里达官贵人家的园子一般。

    园子里还住着个画上才有的美人。

    父亲说,这女孩便是周家的表姑娘,姑母从大都带回来的官家小姐,生得一双琥珀色的眼眸,据说生母是蒙古人的公主。

    他战战兢兢地远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