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线膛枪管(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教室里一阵的“哒……哒”声,原来是王新在用粉笔,有力的在黑板上书写着,甲乙的粮食560石,如果把甲的粮食运出2/9给乙,则甲乙的粮食正好相等。原来甲的粮食有多少石?,乙的粮食有多少石?

    王新写完转身把粉笔丢到讲桌上,“这是一道应用题,我给你们半炷香的时间解答,现在开始。”

    王新走下讲台,来到林文海的身旁,想看看他的解题思路。就见他用铅笔在草稿纸上刷刷地求解着,看来他还需要一段时间。

    王新又走到彭阳身旁,看着他草稿纸上的答案,王新欣慰的走开了,他走到了教室的最后一排。

    无论是现在还是后世那个时空,教室里的最后一排学生,永远都是最令老师头疼的。

    王新走到陈翔南身旁,就看见他在那里挠着脑袋,好似没什么解题的思路。

    陈翔南也抬头看着王新,两人目光相撞,陈翔南则是无奈的笑了笑,然后一个机灵就继续低着头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

    王新走到讲台上,“做完的举个手。”

    这幕与后世是多么的相似,80%的人都举起了手,王新开始拿起粉笔在台上给他们讲解。

    现在甲乙各有:560÷2=280石

    原来甲有:280÷(1-2/9)=360石

    原来乙有:560-360=200石

    “这就是一个很简单的应用题,做对了举手我看一下。”

    王新的目光在教室内扫视了一圈,大概有70%的人做对了这道题。

    王新给他们半炷香的时间来消化这题,自己则是擦掉了黑板上的题目,又重新抄上了一题,这次是一个二元一次方程。

    经过这几个月的学习,教室内的很多人数学水平都已经达到了五六年级左右的程度。

    进展速度令王新十分满意,一个早晨的时间就在王新的教学中过去。

    下午王新则是去了铸造坊,因为今天手动木质拉床就会铸造出来,他要去看看是否能拉制出正规的膛线。

    虽然这个时候的王新滑膛燧发枪已经够用了,但他必须要进行一定的技术储备。

    随着欧洲进入殖民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竞争会变得日益激烈,那王新的发展速度就要加快,只有比欧洲的科技领先五十年以上,他才会安心。

    更何况现在由于通信的闭塞,他对欧洲的科技水平简直是一无所知,因此他的内心并不平静,一直有一种时不我待的感觉。

    铸造坊已经被清出了一片空地,空地中间则是摆放着手动木质拉床,陈长兴正坐在手动木质拉床前,小心翼翼的操纵着。

    王新和薛铁匠一群人则是围在四周,目光紧紧的注视着陈长兴的双手。

    两炷香后,铸造坊的第一根有线堂的枪管诞生了,陈长兴把刻画好线堂的枪管递给了王新。

    王新用双手接过,还能感受到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王新把枪口拿到眼前,仔细地观察着枪口内的膛线。

    枪管内足足刻画了十五道螺旋的阴堂线,虽然还不是最高标准,但王新已经很满足了。

    第一次就能做到这步,已经表明了陈长兴的技艺非常厉害,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