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墨水水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维州的剑拔弩张,与南海的混乱局势,站在墨水水库上的王新早已经忘却得一干二净。

    墨水河为原“淮涉”与“墨水”两河的通称,因发源即墨而得名,隋唐后建即墨县于今址,遂将城东南来自三里庄岭下,一条南北流向的河流“因邑而名”为“墨水”。

    墨水河水库波光粼粼,碧水连天,青峰座座,湖水如宝蓝色的镜面静静矗立,环绕于群峰之间,形成山水相依,山环水绕的美丽水库风景。

    因为水库修建,水位面积开始上涨,一些没砍伐掉的树木,静静地屹立在水面之上,树冠交织在一起,直径足有千余株之多,时值上午,阳光徐徐,山风轻忽而过,水中树木宛如一群绿衣仙子在水中阿弥摇曳,更让墨水水库增添了不少风采。

    王新相信,若是自己不限制墨水水库的出入,这里肯定会成为诗会的必选场所。

    因为墨水水库的作用不只是防洪灌溉,它还肩负着锻压厂动力的来源,以及城阳兵工城的水源,所以王新派兵驻守这里,防止其余人随意进入。

    利用水位的落差,王新在卸水渠内,安装了十几个巨大的水利转轮,虽然王新还不能将水利转化为电力,但是他可以借助水轮和齿轮传动技术,来完成很多人力无法完成的工作。

    利用水车和齿轮来完成各种工作,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不过一般都是小规模的,像王新这样直接筑起水库,用巨大的水轮进行钢铁锻造和冲压还是尚属首次。

    除此之外,王新还设计了这个时空的第一个自来水系统,水库修建之时,他还让匠人们挖建了几个大水池,中间用水泥隔开,这些水池从上到下都具有一定的落差。

    他在池底下安装了水管,让两个高低不同的水池相通,第一个水池里面先铺一层细河沙,河沙上面铺一层厚竹炭,用以水源的过滤与吸附。

    经过两个水池的双层过滤,最后再将水流引用到沉淀池,最后在地下修建密封通渠,将水源引进城阳兵工城。

    虽然墨水水库已经建好,但一些后续工程,都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比如水轮的安装调试、农田灌溉渠的后续建设。

    因为管理职责不同,墨水水库建好,个人看到的好处也不一,因为城阳兵工城属于后勤部管理,所以纪大纲就只在乎那几个巨大水利转轮。

    而一心为百姓着想的乔方,却在盯着那些匠人修建灌溉渠,生怕灌溉渠负责人会偷工减料,他每天都会来工地上盯着。 /

    灌溉渠的修建,得利的是那些附近农户们,对此那些农户也非常清楚,为了尽快修好灌溉渠,那些农户们也纷纷加入了建设大军,在农林水利局的规划下,一张密密麻麻的灌溉网,在墨水河两岸渐渐铺开。

    王新在严浩的陪同下,正在水库河堤之上慢慢行走,王新一边欣赏着美丽风景,一边听着严浩作汇报,有疑问的地方,王新才会开口询问,不然都是默默听着。

    纪大纲从卸水渠的梯道上走到河堤上,在水库上环视了一圈,看到王新背影后,他便朝着王新、严浩两人走了过去。

    距离临近,听到严浩正在和王新汇报政务院的事情,纪大纲便停下了脚步,后勤部隶属于总参,属于军队序列。

    军政分开是王新的提议,而且双方也是这么做的,政务院不过问军队的事情,总参也不会触碰地方事务,看到严浩正在和王新汇报政务院的事情,纪大纲自然不会前去旁听。

    严浩也看见了默默退远,站到五十步外的纪大纲,他渐渐的加快自己的速语,汇报完一切后,严浩看了看王新。

    对于政务院近期的管理王新非常满意,他朝着严浩点了点头,开口说道,“近期的事情以稳为主,但琉球移民方面必须加快,若是运输船只不够,你们可以选择与那些海贸商人合作。”

    得到王新的批示,严浩点头说道,“好的,少爷。”

    两人又交谈了一会儿,严浩便告辞离开了。

    路过纪大刚身边时,严浩抱歉的说道,“政务院事情太多太杂,所以汇报时间稍微久了点,还望纪部长见谅。”

    纪大刚摇头说道,“政务院管理着半岛的大小各种事务,半岛发展能欣欣向荣都是你们的功劳,耽误点时间又算什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