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办法(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交的补充报告的实证。

    到了下午有村民来交缝好珠子图案的成品衣服时,李长华刚准备拍照却是猛地一拍大腿,朝孟川说道,“小川,我忘带相机了,这是我房子钥匙……”

    孟川都没等李长华继续往下说,就直接打断了他的话。

    “我说大哥,你用手机拍得了啊。又不是去参展,两千像素还不够你附报告里面的?”

    “这从乐宣来的路上,急的是你,听我说完方法就喊着赶紧要打报告。这会不急的也是你,还要拿你那单反拍照?”

    “你自己说的,今天就提交补充报告把坑填上。要是拖到明天万一查你的人已经下来,那你至少要被弄个灰头土脸丢面子。不是,大哥,你到底急不急,不急我可就真去乐宣了。”

    李长华被孟川一顿念叨给说蒙了,可回过神后还是可气的说了一句,“可是我给别人看的照片从没用过手机拍照这种低质量啊。”

    得,你牛逼!

    孟川竖起大拇指。

    他是对李长华这大少爷的追求完美的龟毛脾气彻底服了。

    你爱咋滴咋滴,我不管了!

    孟川没拿钥匙,出门坐回汽车中。

    李长华却是静默片刻后,收起门钥匙,默默的掏出了手机,开始拍照。

    摄影是李长华的梦想与信仰,他曾经发誓此生绝不将不好的作品展现人前。

    但前有为了家族利益,放弃梦想进入官场。而今天,他又为了官场生存,只能先委屈自己的信仰。

    李长华心中是悲伤的,孟川不懂这些。但看李长华拿出手机拍照,他也就闭目养神,等待过会送李长华回去。

    ……

    送李长华回乐宣镇过程中,孟川将如何解决包田后兴扬村剩余劳动力的来龙去脉都讲解了一下。

    这个办法并不是孟川一人,而是众人头脑风暴想出来的。

    方案的引子是由孟川提出。

    最终定论的却是曹兴大伯。

    当初曹兴大伯让孟川解决包田后兴扬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孟川本是一筹莫展。但他一回到家看见挂床头林伊送他的刺绣精美的香囊,心中就突然有了主意。

    孟川提出的方法,本是让兴扬村没事干的留守妇女做十字绣去淘宝卖。

    销路倒是不愁。

    孟川有一个同属能动学院的大学同学开有淘宝店,上学时经常跟孟川打篮球,两人交情还不错。孟川上个月还看见这小子在能动学院群里,发手工十字绣作品大量缺货的抱怨。

    有想法后孟川打电话过去询问,结果听见的就是这小子声泪俱下的夸张祈求孟川一定要促成这个想法。

    结果,然而,十字绣被曹兴大伯和金婶两票否决了。

    理由就是十字绣手法虽然相对简单但还是需要学习。

    而对于四五十岁的村民来说,你让其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干活可以,但让其接触新的事物,很难。

    不过孟川提出的需穿针引线的十字绣也是打开其他人的思路。

    一拨人沿着这个思路讨论了很久。

    最后,就是曹兴大伯提出的做工厂服装外包,给衣服缝珠子和小彩片的最终方案。

    服装厂也是曹兴大伯找的。

    “其实这个是可以用机器缝的吧?机器肯定比人工会快的,服装厂为什么外包给你们?”

    李长华突然问道。

    “虽然人工耗时,但是成本上人工相对机器成本低很多啊。”

    “在不耽误交货的情况下,资本家都是逐利的。”

    “就比如我地里施肥,我完全可以用机器。但才这几百亩地,租用或买机器都比人工的成本要高太多。所以虽然我知道机器其实又快又好,但我还是用的人工。”

    李长华用手机记下。

    “我将新农业经济模式的补充报告弄完后,我还要再回访一下,继续完善细节提交后续跟踪报告的。”

    “这随你,不过你下次要是再捣鼓跟我有关的,可得跟我说一下。这次还好包田是在兴扬村,也还好兴扬村长一心为村民。不然放其它村,田包出去后谁管多余劳动力死活?”

    孟川现在想想,也是对李长华这次半自作半人为的天坑事件觉得后怕了。

    “没啥说的,兄弟,谢了!”

    两人说话间已经返回到政府大楼门前。李长华拥抱了下孟川,表示感谢。

    “以后,可得拜托你多多教我民间疾苦方面的知识了。我发现我是,真的还有不少大少爷的毛病啊!”

    李长华感慨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