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天灾人祸(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切安排妥当,朱慈炤骑在马上,溜了几圈,已然能简单地策马行走,众人便绕过天津城向南而去。

    崇祯皇帝坐在马车之上,众锦衣卫亦是骑在了马上,故而速度一下子便快了起来。

    离开了天津卫的地界,一路行来,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再次显露出他原本的面貌来,只见处处荒芜,野坟遍地,没有丝毫生机。

    有的村落荒芜寂静的如同鬼村一般,蒙蒙的雾气笼罩这村落,村口的树木上站着许多饿的精瘦的乌雀,听到有人声,发出了凄凉的声音。

    众人从村边的道路上经过,不免心中悲戚。

    像是这种村落,自出了天津卫后,已然遇到了数十个,一开始崇祯皇帝还命人进村打探,但到后来,崇祯皇帝也沉默了。

    因为,村中除了白骨,除了破败的房屋,哪里还有什么活物。

    崇祯皇帝在京城时,有地方巡抚上书言地方惨状,崇祯皇帝还不甚相信,以为是这些文官们照例夸大其词,但是亲眼看见这些之后,崇祯皇帝真的是被震撼到了。

    百姓,真的苦到如此地步了吗!

    其实何百姓何止是苦啊。

    史料记载,自崇祯元年(1628年)起,中国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崇祯元年,全陕天赤如血。崇祯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饥,八年九月西乡旱,略阳水涝,民舍全没。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无,十一年夏飞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

    据大明官方的《明实录》统计数据,在天启年间登记在黄册上的人口有六千多万,还不算那些流民、隐户、投身之民。

    到了崇祯十四年,便只剩四千多万,少了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其中有两千万人消失了,他们因为疾病、战乱、天灾等原因被从大明黄册中抹去。

    所以在明末这个小冰河时期,很多百姓不仅仅是苦,简直就是活不下去。

    再加上贪官污吏,地方豪绅的压榨,许多百姓无地可种,或者地根本不能种,自然而然的便要造反讨口饭吃了。

    李自成为何被孙传庭打得还剩十八骑的时候,还能掀起如此大的波澜,甚至最后灭亡了明朝。

    唯有三个字——穷人多,都活不下去了,跟着李自成至少还能有口饭吃,为何不造反?

    所以在面对李自成的时候,朱慈炤有一种复杂的心情,他即对李自成灭亡明朝,非要搞死自己老爹感到愤怒。

    又对李自成帮他明王朝除掉贪官污吏、地方豪强感到感激,因为明王朝不曾下手对付的缙绅阶级,李自成对付了,明王朝不曾抄家拿人,他李自成干了。

    这个李自成啊,本公子怎么越来越欣赏他了。

    朱慈炤苦笑起来。

    ......

    在临近山东边境的盐山县地界的时候,终于是有了一些人烟,远远地,崇祯皇帝等一行人便见满山遍野的民众不知在附身干着什么。

    ......

    依旧求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