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兵出子午,魏延马谡(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不止是魏延和马谡,刘封、李严、彭羕等人都是很不错的人才。

    只可惜,这些人都直接或间接的死在了卧龙手中。

    诸葛亮几乎事事亲力亲为,很少借他人之手处置公务,司马懿对此的评价是:“食少事烦,岂能久乎?”

    难道堂堂蜀汉连一个可以为诸葛亮分忧的人都没有吗?

    显然这种可能性存在的概率微乎其微,更大的可能是有这种人才,而且数量还不少,但却因为某种意义不被诸葛亮信任,因此得不到重用。

    南征北战的刘封、有勇有谋的魏延、熟读兵书的马谡、托孤重臣李严、庞统与法正共同举荐的彭羕,这些人哪个拎出来不能独当一面?

    可奇怪的是,这些大能竟是一个都没活下来,这就有些离谱了。

    至于马氏五常,按照历史轨迹来看,这个时间马氏五常的老大老二老三都应该已经出仕了,但吕布本来也没打算收了这个哥仨,从始至终吕布的心思便放在了马良和马谡的身上。x 电脑端:<a href="https://www.x/" target="_blank">https://www.x/</a>

    马良的才能与品德都没的说,有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这马氏五常和司马八达,算是三国中两道亮丽的风景线。

    不过马氏五常和司马八达比起来,其中的含金量完全没有什么可比性。

    单是一个司马懿的成就,便能够秒杀马家的哥五个。

    被诸葛挥泪斩首的马谡,虽然给人留下一个纸上谈兵的印象,但马谡的才能却是不可小觑。

    若马谡是个平庸之辈,心性高傲的诸葛亮不可能经常与马谡彻夜长谈。

    能和诸葛彻夜长谈之人,岂会是个平庸之辈?

    诸葛亮与马谡师徒相称,马谡深得诸葛亮的赏识,这也是为何后来诸葛亮力排众议、启用马谡镇守街亭。

    挥泪斩马谡之后,诸葛亮还收了马谡的儿子为义子,从中也可以看出诸葛亮是多么的欣赏马谡。

    诸葛力排众议启用马谡,其中还有一个深层原因。

    其实街亭的最佳守将乃是魏延,但诸葛亮一向不喜魏延,便没有把这个任务交给魏延。

    当时正是魏延提出奇兵出子午之时,诸葛亮能启用魏延就怪了!

    而蜀汉阵营看似铁板一块,但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

    这个铁理,在蜀汉集团依旧使用。

    蜀汉集团实际上有三个派系的,第一个便是以诸葛为首的荆州集团,第二个是益州集团,第三个便是刘璋旧部所在的东州集团。(首发、域名(请记住_三&lt;三^小》说(网)W、ω、ω@.x、彡、彡、x`¥s@.c、o-м文)字&lt;更¥新/速¥度最&amp;駃=0

    面对三个集团的博弈,诸葛亮必须大力提拔荆州集团的人,以增大荆州集团的实力。

    而马谡作为诸葛亮的爱徒,理所应当的便成为了街亭的守将。

    诸葛明知马谡没有一点作战经验,却依旧固执己见的让马谡领兵镇守要地。

    诸葛亮也知道马谡经验不足,所以他提前跟马谡交待:于山隘处扎营,据险自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