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越甲与武卒(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p;吕布突然想起了后世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版本:那就是三千越甲的训练之法有伤天和,三千越甲从上到下都服用了压榨体能潜力的禁药,以健康和寿命为代价来换取非人的战斗力。

    勾践自然不会让这种事情流传于世,三千越甲全部被勾践灭口,其训练之法也被勾践销毁。

    也正是因为此事,范蠡才在功成名就之时退隐山林,因为他知道了太多秘密,怕勾践加害他。

    当然,事情的真相如何,并没有人知道,没有相关的史料流传于世,就连民间传说也是少的可怜。

    毕竟年代太过久远,具体的事实怎样,根本就无从考究。

    吕布反复阅读了几遍这本古籍,将其中所记载的训练之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后摘抄编制成册,结合现有的训练方法,对麾下几支特种部队的训练之法加以改良。

    可以预见,有了越甲训练之法的加持,这几支特种部队的战力必会更上一层楼。

    说到越甲,就不得不提到吴起的武卒了。

    吴起是个全能型人才,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

    但吴起的污点也有很多,母丧不奔、杀妻求将这些都为吴起神话般的战绩添上了几个污点。

    吴起是继孙武之后,既善于用兵同时又具有高深的军事理论的第一人。

    历史上,吴起作为军事家与孙武齐名,后世论兵,莫不称“孙吴”。

    作为政治家、改革家,他与商鞅齐名。

    吴起一生在鲁、魏、楚三国出将入相,显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对后世用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吴起治军严明,能与士卒同甘共苦,深得部众拥戴。

    但其为博取功名而杀妻求将的做法,一直被后人所不耻。

    吴起治军主张兵不在多而在“治”,曾严格考选步卒,创建有战斗力的常备军“武卒”。

    首创考选士卒之法:凡能身着全副甲胄,执12石之弩,背负矢50个,荷戈带剑,携三日口粮,在半日内跑完百里者,即可入选为“武卒”,免除其全家的徭赋和田宅租税。

    吴起对“武卒”严格训练,使之成为魏国的精劲之师。

    吴起治军,主张严刑明赏、教戒为先,认为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虽有百万之军亦无益,曾斩一未奉令即进击敌军的士兵以明军法。

    吴起始终认为军队的战斗力不是由士兵的数量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士兵是否精锐。

    所以吴起首创武卒,并制定了一套武卒的选拔方案。

    也就是说在战国初期,吴起就已经想出了负重跑这个办法了,并把负重跑作为考核士兵的一项标准。

    吴起命士兵身着甲胄,拿着弓弩,背着箭矢和剑、口粮等,在半日内跑完百里。

    能完成的士兵才可以进入武卒,一旦进入,全家的徭役和赋税全部免除。

    这样一来吴起就极大的调动起了士兵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士兵们一看被选为武卒就有这么多好处,一个个都是抢破了脑袋往里进。

    将士兵积极性与切身利益相关联,这亦是吴起的高明之处。

    秦国士兵的战斗力为何闻名天下?还不是杀的越多赏的越多?

    不把军功和切身利益挂钩,谁会拼了命的杀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