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梅花枝上雪(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入了十月,广宁城里陆陆续续下起了鹅毛大雪。天地一片肃杀,千山鸟尽飞绝,整座城池都似被冰封了一般。

    几日前,一个冷清的早晨,康家后门驶出一辆再普通不过的榆木骡车,送走了康黄氏和康如桂,百里之外的某座山头,铁栅庵的师太们已备下一间禅房,静候其主。

    这一仗,康老夫人杀敌一万,自损八千。打发了两个罪人,清理了不安分的奴仆,但也得罪了黄家,闹得满城皆知,沦为饭后笑柄。她本人更是大病一场,至今还下不了床。

    康家元气大伤,闭紧了门户,夹起了尾巴过日子。好在康老夫人余威犹在,家里用的也多是经年的老人,才不至于出大乱子。 /

    “麻烦刘妈妈了,这盅乌鸡炖山药是我特意给祖母备下的,最是养血益气了。”康如梅披着件半旧的石青斗篷,将手中乌木透雕着福从天降纹的食盒递给康老夫人屋里的刘妈妈,语气恭敬:“妈妈再替我给祖母问个安,孙女很是挂念祖母。”

    “二姑娘客气了,您真有孝心,天天送东西来,”刘妈妈同康老夫人差不多年纪,一件松花色的棉比甲打理得笔挺整洁,她接过食盒对康如梅行了一礼,道:“姑娘的心意一定给您带到,您就放心吧。这天真冷,姑娘还是快回去,可别冻着了。”

    康如梅有些犹豫地望了眼厚厚的门帘,咽下了到嘴边的话,朝刘妈妈点点头,带着丫鬟转身离去。

    刘妈妈见她走了,跺了跺冻僵的双脚,抬手招来个小丫头,将食盒胡乱地往她怀里一塞:“赏你了,拿去喝吧。”也不顾那小丫头的千恩万谢,急急忙忙进了屋。

    屋里烧着火龙,地上还拢着两个火盆,暖意扑面而来,刘妈妈舒了一口气,拍拍身上冰渣,越过屏风,进了暖阁。康老夫人正躺在炕上,面色如灰,双颊深陷,唯有一双眼睛还尚算清明。

    “老夫人,二姑娘方才来向您请安了,还带了一盅乌鸡汤。”刘妈妈站在康老夫人炕边,轻声说道:“也挺难得的了,这么冷的天,她日日都来请安问恙,算是有孝心的了。”

    “她是个好的,但又有何用?一想到他们几个我这头就疼。”康老夫人叹了口气,皱起眉头,刘妈妈赶忙给上前,拧了热帕子给她敷在额头上。

    “老夫人别伤神了,事已至此,三姑娘是没用了,大姑娘那个样子,日后也难说,咱们家拿得出手的也就剩下二姑娘了。她又有孝心,人也不坏,好好教养教育,还是上得了台面的。”刘妈妈见康老夫人面色微缓,趁机劝说着:“日后将她记到太太名下,谁能知道她是嫡还是庶,说不定还有大造化呢。”

    康老夫人琢磨了一阵,摇了摇头道:“还是不妥,康黄氏恶名远播,记在她名下反而拖累了如梅。日后人家一打听,哪还敢要?”

    “是,还是老夫人您考虑的周到。”刘妈妈这才想起这一出,由衷叹服。

    “不过你说的也对,咱们家就这一个硕果仅存的,得给她看好了,你现在就去传话,让她明日就搬来,这两年就养在我这里,日后出阁,就算作我养大的孩子,也给她几分面子。”康老夫人心里膈应,但还是嘱咐刘妈妈将康如梅接来。

    一般的庶女和养在老夫人屋里的庶女可大不一样了,日常嚼用不再受人克扣,嫁人时抬出去的嫁妆能厚上不少,说去的名声也好听多了。要不是康家嫡女全军覆没,康老夫人打死都不会想到把个小小的庶女放在自己身边。

    刘妈妈哈着腰朝康老夫人拜了一拜:“我这就去传话。”

    康老夫人摆了摆手,力竭似的闭上了双眼。

    红药再见到康如梅是在辽东总兵府里,她穿着一件桃红色绣梅花对襟袄,一条米白马面裙,乌发上插着一对赤金镶玉珠宝花簪,打扮贵气,也比原先长高了不少。可惜康家正在风口浪尖,她不过略坐了一坐,送上贺礼就告辞了,红药不曾和她说上

    那日是郑夫人寿辰,郑家做东,请了广宁城里有头有脸的几户人家吃酒,祁家也位列席上。郑夫人不喜热闹,这还是她定居广宁三年来头一回主动下帖子,各家女眷都很重视,祁老夫人自以为来早了,进府时才发现还是落到了最后。

    总兵府可不像祁府那么紧凑,远远望去乌鸦鸦一大片,府里有山又有水,还有栽着各色奇花易草的暖房,女眷们的席面就设在这里。郑夫人亲自让了祁老夫人坐下,各位夫人依次上来相见,果然都是熟人,就是有那不认识的,东拉西扯几句后竟都能攀得上亲。

    女人们凑在一起,最爱说的不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