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第二题:大江大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海啊!

    你全是水!

    骏马啊!

    你四条腿!

    对别人来说信手拈来的句子,对“颍川神童”陈苌来说竟然成了偌大的难题,可不是活笑话么!

    原创的话也不是不行,可需要时间啊!

    这么短的时间内,加上心里有些慌张,写出来的东西万一失粘失对,粗鄙不堪,那可要英明扫地啦!

    唉!

    春暖花开的集结,小陈却心底拔凉拔凉!

    明朝为何海禁,清朝为何闭关――导致唐宋之后写海的诗人都没几个!

    当然,就算人家写了,以陈成的水平,他也不可能会嘛。

    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梁启超“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黄遵宪“茫茫东海波连天,天边大月光团圆”还直接整到太平洋去了呢太平洋遇雨八月十五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

    不会就是不会嘛……

    唔……

    春暖花开?

    门朝大海?

    我有一所房子?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

    可惜啊可惜!

    海子先生是一位现代诗人,写的不是旧体诗。

    但也没有办法了,一时半会儿真的想不到其他诗人与诗了,只能拿英年早逝的海子先生来暗度陈仓、凭空想象、无端捏造,让其他人无言以对、无可救药、黯然神伤了!

    发现陈成开始动笔,让一直用期待目光看着他的柳绘小公子虎躯一震!精神头起来了!

    先看第一句:

    喂马且劈柴――唔,这起句很新颖啊!

    再看第二句:

    加餐食菜苔――???这是什么操作?

    嗯……可能也还有出处?(首发、域名(请记住_三<三^小》说(网)W、ω、ω@.x、彡、彡、x`¥s@.c、o-м文)字<更¥新/速¥度最&駃=0

    毕竟古诗十九首动不动就是以“努力加餐饭”来结尾的,让人还以为是单位食堂的广告。

    第三句:

    结庐朝大海――像是从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来的。

    收尾:

    春暖百花开!

    写完之后,念了一遍――

    我靠,每一句都是照着孩子的原诗来的,怎么写出来之后读起来怪怪的……

    陈成抬起头,发现柳绘也在看着自己。

    两个人大眼瞪小眼,无言以对。

    “你……打算就这么写?”柳绘小公子挑着眉头质问。

    “那――不然呢?”陈成说着,心中完全没底气,声音也有些发虚。

    柳绘的样子,分明是说“早知道你就这个水平,还不如我来帮你代笔呢……”

    “到点了!各位才子且停笔吧!”

    刘保示意道。

    陈成知道这篇算是写砸了,还想重新补写一篇来挽回败局呢――他已经想到了苏轼的名作望海楼晚景: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相顾雪成堆。

    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二十回。

    可时间已经到了,想修改也来不及了。

    “哎呀,写得绝妙啊!”坐在柳绘左手侧的周宾探头探脑看了陈成的诗稿,惊喜叫道!

    本来陈成今日先露一手,加上他之前“四首第一”的战绩,众人都很关心他第一轮的诗篇写得如何,可陈成自己先不好意思了,都要拿手遮盖起来。

    不过已经被鸡爪挠才子一眼瞥见,而且从他的声音中似乎还格外欣赏的样子……

    可不是么,他崇尚“真性情”,陈成魔改的海子的诗,完全符合他理想中样子!

    “妙呀妙!”周宾感慨道:“去岁我去观海,就想着如果不能周游四海,浪迹天涯,那么便在这汪洋大海边结草庐一间,种豆植蔬,怡然自乐――”

    “若能如此,我将为大唐极乐之人矣!”周宾感慨着。

    陈成;“……”

    我自己都有些看不下去了,可是阁下倒是直接把原诗的精髓感悟出来了……

    兄台莫不就是海子老师的前生……

    在周宾的极力推崇下,陈成只能强装镇定地把他的大作展示给众人看。

    不出意外,收获的是众人忍俊不禁的笑声,连主持人刘保都乐了。

    “各位还有佳作嘛?”他问道,从他的语气中,陈成这种“超现实后现代”诗风的“妙”处他也没get到。

    反而是周宾自己没有哗众取宠写就的“天涯望断来时路,欲引诗篇赠海河”获得了不少好评。

    “您二位呢?”欣赏完其他诸位才子的作品,刘保转头向“赵湘庐”表兄弟二人道。

    “已经得了!”香炉着重加重了句末的这个“鸟”字,显然对自己这一篇诗作十分有信心,众人看他写的是一首五言排律:

    乐城馆中卧疾怀归作

    异县天隅僻,孤帆海畔过。

    往来乡信断,留滞客情多。

    腊月闻雷震,东风感岁和。

    蛰虫惊户穴,巢鹊眄庭柯。

    徒对芳尊酒,其如伏枕何。

    归屿理舟楫,江海正无波。

    写的是年关将至、在外漂泊时的情感,海洋之浩大,孤舟之渺小,对比鲜明,孤寂的况味显露无疑。

    众才子和围观看客们都是一阵赞叹――看到现在,数他的诗最佳!

    难怪得了“七地第一”啊!

    “各位谬赞了!最佳,哪里当得!”香炉得意洋洋,说的话也言不由衷,对陈成连连使眼色:“还没有看我表哥的作品呢!”

    听他的语气,表哥的诗比他的还要再好一些。

    众人赶紧让绍生展示自己的诗来看。

    “献丑!”绍生微微一笑,把自己的诗稿亮了出来。

    他作的是一篇五律:

    岁暮海上作

    仲尼既云殁,余亦浮于海。

    昏见斗柄回,方知岁星改。

    虚舟任所适,垂钓非有待。

    为问乘槎人,沧洲复谁在?

    孔夫子已经死了许多年,我如今也在乘船浮游大海――这是运用孔子典故,化用了孔子的成句,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因于仕途不得志,故放浪形骸,泛舟自乐。

    绍生化用“孔子”,陈成化用“海子”,同样是“子”,虽然海子距离孔子满远的,可陈成不但没化用好,反而导致了“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滑稽效果,这可怪不到海子的头上!x <a href="https://www.x" target="_blank">https://www.x</a>

    颔联写天上星辰变的化,感叹时光易逝――天黑见北斗星斗柄掉转,才知道新的一年已经到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