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羞愧的皇帝(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sp; 辽国也陷入了两难。

    以前大宋攻打西夏时,辽国总是尽力从中斡旋,以保全西夏,牵制我大宋……

    但这次打宋来势汹汹,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劝退的。

    朕皇考决心已定,除非辽出兵与西夏联兵抗宋,否则朕皇考的三十万大军绝不后退……

    思前想后,辽还是觉得不趟这个浑水为好。且老谋深算的辽贵族打算从中分一杯羹。于是遣使索要关南十县。

    我朝接见了辽使,对辽国的意思心知肚明。

    当年,宋辽订澶渊之盟,辽承认关南十县属宋,而宋每年赔偿给辽三十万岁币。

    盟约签订后,两国一直恪守盟约,以兄弟相称,彼此之间相安无事。

    现在到了这种危急关头,辽我要趁火打劫,重提关南十县这个敏感的问题。

    倘若将这十县割给辽国,辽国自然会在宋夏交战中作壁上观。

    如果,拒绝辽国的请求,那么,攻打西夏的时候,势必会受到辽国的种种阻碍。

    辽这一要求,已经背弃了澶渊之盟。

    关南十县,早已在盟约中划分地明白了,此时再提出这等要求,难免会对大宋上下造成伤害。

    如果细论起来,辽国所占的幽云十六州又何尝不是大宋的领土?

    满朝上下,虽然愤愤不平,但西夏战事迫在眉睫,只能迅速与辽国达成协议。

    经过两国讨论,辽国表示可以不要关南十县,但是,宋朝方面必须要将澶渊之盟中的三十万岁币提高到五十万。

    盟约既立,则万不可轻易更改。辽国趁大宋与西夏两国交战之际趁火打劫,篡改盟约,实在是令人不齿。

    但即使是这样,为了大局着想,我大宋还是答应了这个无理要求!

    与辽国商量好后,宋军马上向西夏进逼。而西夏见辽国不来援救,心灰意冷之余,也平添了决一死战的悲壮之气。

    最终,大宋禁军虽深入西夏腹地,大败西夏,却迫于西夏之严寒,铩羽而归。

    西夏虽然避免了亡国之祸,但也是元气大伤,丢失了不少土地。

    最后的胜利者,只有辽国。

    没有出动一兵一卒的情况下,就白白获得了二十万岁币。

    朕皇考灭夏失利,又被辽勒索二十万岁币,气的是七窍生烟。此后,对辽违背盟约之事一直耿耿于怀、至郁郁而终,临终还咬牙切齿地留下遗言‘能够收复燕云十六州者,即使是不姓赵,亦可以封王。’

    朕皇考以为,辽国要求增加二十万岁币和索要关南十县的事已是违约在先。

    既然如此,也就别怪自己重提燕云十六州的事情了。

    但朕皇考遗言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因为,壮怀激烈之士,在我大宋已然难得一见了!现在所有人都只抱着自己的那点瓶瓶罐罐,生怕打碎了。燕云故地,早已被他们忘得一干二净……

    朕这个皇帝、这个儿子,也没做好啊!突然听到如此壮怀激烈之声,真是感慨万千……”

    书客居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