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难与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x https:/m.x/

    这是华国诗人杜牧的诗,是对当年南朝与初唐佛教泛滥的反讽与忧患:寺庙急速的扩张,侵占了无数的良田,将普通老百姓纳为奴役的范围,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的老百姓,不从改善实际的生活和社会环境入手,只一心一意的将钱财施舍给寺庙。

    不仁者照样不仁,贫寒者更加贫寒,在这种宗教的麻醉下,老百姓精神涣散,地方政府无所作为。

    当年的东启国里,还有皇朝君权的制约,而这万佛净土可是一直不曾有国度一说的,佛寺泛滥倒也是正常之事。

    但幸运的是,这是修仙的世界,这里的佛门也都是不缺大智慧和大神通之辈的,他们更懂得竭泽而渔的弊端。

    因此,这里虽佛寺广布,都信仰成风,可也皆勉励百姓农耕生产。

    蓄发的凡人居士,心中依旧有佛!

    就这么数万年过去,一代代繁衍,这里也就形成了如今这种村落城镇制,没有广泛通行的律法,一切以佛道约束为基。

    百姓们在常年累月的感召之下,尽皆信佛,家家户户供着佛像。

    因故,万佛净土里佛门类的物什儿,比如佛香、念珠、香烛之类的,都如同衣服食物一样是必需品,这里似乎随处皆可闻到燃香之味!

    又因为常年无国度之分,以一些名声大的佛寺分域而治,各争香火,所以在乱世来临,诸多皇朝崩灭之时,万佛净土依旧保持了不少年头的安静与平和,也就近些年,有流民散兵来此,才引得一些乱象。

    也因此,收复万佛净土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

    容易,是因为那些散兵恶匪根本不是青袍军的对手。

    除此之外,六大佛刹也早已示下,凡是正经佛寺,皆可向青袍军讨一盖印铭文,不管是现在乱世之中,还是将来皇朝建立之后,都是受认可的存在。

    困难,则是因为佛门也有邪恶之辈,而且往往伪装的很好,洗脑了许多百姓,狂热的崇拜着他们。

    对这种误入歧途的百姓势力,杀也是罪孽,不杀也会成罪孽!

    所以,在一踏入万佛净土的疆域,柏璟瑜便改变了行军的策略。

    兵分三路:一方人数最少,早早的乔装打扮之后,混入万佛净土各处打探消息;一方则是近三万之众的娘子军,强势的横扫各方散兵恶匪,并向那些早已明确了善意的佛寺颁发盖印铭文。

    而最后一方,则是起主攻作用的十万大军,凡有恶佛所在,不论你是香火成神,还是修士人佛,都要将你斩于烈烈军威之下。

    白砚欢随主攻大军行走在万佛净土,见过一个个村落城池,见过一个个信仰不同佛陀的佛寺和僧侣,心中觉得还是烂柯寺那般最好。

    不贪香火,不争揽信徒,佛道之中修心修身,御下佛寺不贪财、不争门面、不谓排场等等。

    断了贪邪之欲,才能护佑一方安乐!

    而随着行军深入,柏璟瑜的眉头越皱越深,这万佛净土百姓信佛如痴,失治已久,来日的管理要破费功夫!

    ……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