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256(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很好的基础,这也是不定的事情。

    有了这样的想法,纪良就在电话里:

    “陈娇,我不想要飞鸽牌的自行车。你就不怕我飞走了?”

    陈娇:

    “不怕!”

    纪良笑了:

    “你倒是想的开。但是,我还是希望你做飞鸽牌的,快点飞来北京。”

    “我是支持长春品牌,必须买的。都给你邮走了。”

    纪良很感动的:

    “陈娇。兴什么,你就给我买什么。你自己都不见得樱我真的无以为报!”

    陈娇:

    “我的户口办完,就办工作,可能就快到你身边了。那个时候,你再提报答也不迟。”

    陈娇对纪良,已是放下了很多幻想,只是离不开,又忘不掉,只好顺应本心了。

    起这户口依然是命根子,方方面面都离不开。

    现在,又多了居民身份证开始启用,这是户口制度的重大改革,今看确实是个重大变化,而且是观念上的变化。

    过去的户口本是一户一本,集体含义,与吃喝住行息息相关,经济充分占绝对优势,只能在当地使用。

    而居民身份证呢,则强调个人身份,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的法律效力,时空限制大大解除。

    据以后这身份证要更有用,比如外出也好,办什么事情也好,尤其是进行经济交往,身份证往往是第一位的。

    陈娇还提醒纪良不要丢了刚办的身份证,要是怕放在口袋里忘记了,就跟户口放一起,在家里找个稳妥的地方存放。

    纪良:

    “户口既是农业经济的产物,也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代表着保守安居,代表着严格的属地控制,而身份证则代表着开放流动,代表着公民身份的确认,民生不仅是你得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从法律上,保护你能得到这些东西的权利,所以从这的证件上完全可以看出更大的民生进步。以后,有可能,身份证都要随身携带,放在户口里,束之高阁,还有什么意义?”

    陈娇听了纪良的一大套理论,插不进话,只是最后提醒他,别忘记了按时去火车站取自行车。

    如今,陈娇的工作调来了北京,要和纪良朝夕相处了。

    但坐在火车里的她,不但没有太多的兴奋,反而有些担心和害怕。

    邻座的几个人聊的热火朝,其中的一个妇人有个儿子要结婚,是来北京帮儿子筹备和布置新家的。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好不热闹。

    “今年结婚流行单缸洗衣机,听要180元左右呢!”

    “原来结婚是老四大件:手表、收音机、自行车和缝纫机。

    这才几年了,改成新四大件了:

    电视、立体声收录机、洗衣机和电冰箱”

    “听北京的年轻人结婚,开始穿西装了。”

    “那算什么,彩电一定要日立的,收录机就一定要三洋的立体声收录机!”

    “听这夏普双卡四喇叭的gf777是最高级的收录机。全自动洗衣机那可是奢侈货,大部分北京家庭买的还是单缸非自动洗衣机或双缸半自动洗衣机,一台日本进口的松下全自动洗衣机要700多块,没几个人能买起......”

    陈娇听了,望向窗外,喃喃自语:

    “结婚,真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