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风雪商议(2)(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灾民问题当务之急,尽快将他们安置妥当。安排的船只都准备好了么?这个得提前安排。”赵竑问贾章。

    贾章道:“全部安排好了。”

    “唔。”

    赵诵看到蜂窝煤有些已经燃烧殆尽了,他立马拿开水壶,将烧完的蜂窝煤夹走,又加了一个蜂窝煤上去,继续放上水壶,这样一来,屋子里又温暖不少。

    赵诵抬起头看着商议事情的众人。

    赵竑看着赵诵细心的样子,想起之前的猜疑,他有些不好意思道:“此番将大批流民迁徙到那边,果然是个不错的选择,之前爹爹还怀疑你做的决定,看来是多虑了。”

    赵诵应和道:“爹爹说的没错,这是一步险棋,当时爹爹这么考虑也是情有可原的。”

    赵竑听了,便笑道:“哈哈你能谅解爹爹,爹爹就很高兴,此番爹爹还从你赵二叔那边得到消息,据你赵二叔所言,那盐场能出不少的海盐,自古以来,朝廷盐铁专营,私盐虽有,但量不大,而且很容易被官府查到,如今我等掌握了海盐之利,进而可以招兵买马、掌控朝廷,还有那边天气十分炎热,田地肥沃,很是适合种植稻谷,下次我去那边一定要好好瞧瞧,我现在都恨不得吃上种出来的那一口饭了。”(首发、域名(请记住_三<三^小》说(网)W、ω、ω@.x、彡、彡、x`¥s@.c、o-м文)字<更¥新/速¥度最&駃=0x www.x m.x

    赵诵能想象到那里的发展,“爹爹说笑了,等明年开春之后,那边就可以开种起来,等割完第一茬稻谷后,就可以运到临安来,到时候爹爹就可以尝尝了。”

    赵竑忽然道:“不过我打算押送一批从婺源县来的铁矿石南下。”

    “爹爹要南下?还有要带铁矿石去。”赵诵知道赵家商号手中是有铁矿的,其中一个铁矿就位于徽州婺源县,因为在南宋时期,是有私营的铁矿的,铁矿主可以进行开采。

    那个婺源县铁矿,据说有四五百号人,其中不仅仅有冶炼工人,也包括采矿伐炭之工。

    除了婺源县外,在淮南西路安庆府宿松县城,他们拥有两座冶铁炉和一座炭山,工人五百余名。

    还有福州下属各县拥有三十五家炉户,其中有高炉十三家,平炉九家,小炉也是十三家,这些炉户位于商号下,每年每炉都得依据不同的炉型交纳不等的税钱。

    从采矿到冶炼,各道工序都安排了专门的技术工人。

    当然还有其他的几个私矿。

    这些私矿都是为他们制造兵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却制造的不多。

    赵竑想着要将矿石运到未来的台北城,在那里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制造武器和盔甲了,“如今鞑子南下,大宋国势垂危,若是手中无精锐之事,将来又何谈驱逐匪寇?再者流民之中可以招收不少的兵力,到时候我会亲自去那里,这件事情压在我心头许久,我不放心。”

    赵诵一听也是,他现在在临安当官,因为有了一份官职,所以不能随便乱跑,除非到时能出去公干,如果能去泉州自然是更好了,但这公干的地方,还不一定能确定。

    眼下赵竑作为主公能亲自去台湾,那就更好了,让其他人去,还不如让他爹去更放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