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漠北漠南的形势(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此时诸王们都坐不住了,反观忽必烈南征毫无建树、损失惨重,连带他们西路军也同样损兵折将,之前北伐的成果都丧失了,可谓是元气大伤,又为何给忽必烈卖命呢?

    如今蒙古内部已经分裂,连窝阔台的孙子都起兵造反了,为何他们都不可呢。

    此时所有人心思各异。

    北方才是他们逐鹿天下的主战场。

    这也给了其中一些人逐鹿天下的机会。

    于是乎一些诸王们内心都产生了动摇。

    收到忽必烈情报的当日,他们就从大同府快速退兵。

    急忙赶回各自的封地开始招兵买马去了。

    ......

    大同府内,刘整麾下的将领得知西路军退兵之后,纷纷要求出关攻打撤退的敌人。

    刘整却让他们不要出击,他拿出一道旨意给众位将领:“传陛下旨意:此时蒙古内部已经是一盘散沙了,就让他们各自争斗吧。”

    大同府的将领也没想到皇帝早就知道这一切了,于是也就作罢。

    接着将大同府的战报写成折子递了上去。

    表彰的表彰,责罚的责罚。

    此时的宣武城的夏贵也没想到战争这么快就结束了,他还没多打几场呢,而且擒拿住的基本都是一些小虾米,直言这场战太无趣了。

    不过夏贵还是将宣武城的战绩写了折子递了上去。

    山海关的李庭芝同样也很憋屈了,只见过一次敌人之后就再也见不到敌人了,更何况那还是忽必烈呢,只可惜也只是让忽必烈死了一点点人马。

    而忽必烈的东路军死的多数人马,折损在东北军朱锐的手上。

    此时的朱锐在忽必烈撤军之后,开始训练他的人马。

    朱锐接着就在各营中派了不少的武学生,让他们担任一些教导士兵的职务。

    廉希宪则开始接管东北地区的民政。

    他知道这次朝廷要在东北移民十万人口。

    所以四号都不敢懈怠。

    在廉希宪主持东北政务之后,此时的东北在战火的洗礼之下快速的恢复过来。

    不到一个月的工夫,从南方运来的粮草以及人口也都陆续抵达东北地区。

    廉希宪也没想到朝廷会有这么快的行政力度。

    ......

    九月中旬

    从辽阳府撤兵的忽必烈现在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赶紧撤回开平。

    虽然打了败仗,但他的根基还在。

    但要是苦心经营的开平城都没了,他该去向何处立足呢?

    于是乎一路上他边打探消息,边注意其他人的动态。

    特别是这群蒙古宗王。

    他担心那些原本投靠他的宗王会突然叛变他,为此他派人送信去西路军那边。

    信中的口吻也没有任何责怪的意思,反而主动提出等击退海都和出木哈赤联军后,承诺给他们更多的封地和财富。

    这次是他主动表态,因为知道现在蒙古内部的局势一塌糊涂,而且他希望争取到更多宗王的投靠,否则凭他现在的力量,很难击退漠北的联军。

    忽必烈这时候又感慨当初在漠北和林的时候为何不杀掉那个叫海都的年轻人。

    这个和比赵诵大一点的年轻人,可一点儿也不比赵诵难对付。

    反而成为自己另外一个对手,这不是给自己树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