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两国结盟中的真假(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感谢诸位支持!

    ……

    史天泽拱手说:“陛下,臣以为此事稍后再议,宋使远道而来,不如先下去歇息。”

    忽必烈看着史天泽:“就依史老将军的意思。”

    “此事事关两国结盟,还请大汗早日告知臣下。”

    刘平知道忽必烈会在土地问题上纠结、愤怒,这一点是个正常人都明白的道理。

    “臣就先下去了。”

    于是刘平告退,他在开平城内可是还有其他的任务的。

    散朝之后,忽必烈与诸位大臣在议事堂内讨论关于盟约之事。

    张柔说:“此番宋使北上,来的可真是时候啊,陛下不觉得有蹊跷么?”

    “蹊跷,自然有,姚相的书信都没收到,这宋人就直奔开平了。”

    “可能是姚相那边太忙了的缘故。”

    “算了,此事就不讨论了。”

    忽必烈立马将话题拉回正题上来,他继续问站着的众人。

    “宋国要互市,诸位怎么看?”

    张柔率先说:“陛下,两国互市,可以将我国的皮革、牛羊换到宋国,再从宋国换食盐、铁器、丝绸,布匹等,为朝廷提供巨额收入,解决军费之需,此事百利而无一害,陛下若要施行内政,就必须先稳定汉地。”

    忽必烈明白蒙宋两国互市的意义,听了众人解释之后,他也明白两国互市对蒙古来说有着巨大的收获,于是就说:“两国互市就这么定了,至于要交易什么,这个日后慢慢说。”

    接着忽必烈与张柔他们讨论租借港口的问题。

    宋国要租借登州港口这个提议实在有些超前,在史书记载中也是史无前例。

    李兴说:“宋人若要租借登州港口,就必须先缴纳一些钱粮布匹,陛下派朝中大臣去港口监督就可以。”

    张布说:“不过我觉得九十九年会不会太长了,可以缩短至十年。”

    史天泽自信满满说道:“时间不是问题,而且登州现在李璮手中,我们可以从宋国那里收到好处,何乐而无为呢?再说我大蒙古国兵强马壮,为何惧怕宋人呢。”

    “老将军说的没错,我们切莫妄自菲薄。”

    “去年那一仗诸位还记得么?”

    “去年只是意外,宋国只是侥幸胜了。”

    “一时的失利不算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不是么?”

    “……”

    忽必烈听了脸色有些微微颤抖,他不希望在朝堂上听到这种言论,即便去年失败了又如何,他现在已经吸取了教训。

    而且这种事情心里知道了就行,又何必说出来呢。

    这不是扰乱人心么?

    忽必烈为了振奋、激励他的文臣武将,于是意气风发说:“我大蒙古国乃成吉思汗所创,经过西征南征才到达如今的地步,我大蒙古国仍旧骁勇善战的,等朕战胜阿里不哥,夺回漠北王廷,朕就安排南征事宜,诸位也要牢记前事。”

    “陛下说的没错!”

    张柔他们想起了往事。

    当年蒙古不过就是漠北的一个小小的部落而已,如今成为了庞然大物。

    去年南征,他们金莲川的谋臣本就不太同意。

    因为时间太仓促了,而且汉地这边还需要推行一系列的新政,比如人才的招揽、百姓的安定、开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